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协同理论视角下的金融监管

发布时间:2018-10-24 07:01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加强金融监管成为各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的重心。本文从系统科学的分支——协同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所构建的协同度模型对我国的金融监管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金融监管系统的整体协同度不高,三个监管子系统中,银行监管子系统的发展是最好的;证券监管子系统和保险监管子系统呈现出无序波动的发展状态。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security of financial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nergetics, a branch of system scienc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 by using the built synergy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synergy of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 is not hi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upervision subsystem is the best, and the securities supervision subsystem and the insurance supervision subsystem show the development state of disorder fluctu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多目标交互行为协调控制研究”(批准号:612732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系统科学范式下金融理论与应用”(批准号:11BJY147) 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ET-12-10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0YJA7901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1049023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ZR2009HL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伟;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分立的有效性前提[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2 赵劲松;对建立新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3 李成;文苑;;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重点、机制和效应[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4 陈志;银行监管、货币政策与监管改革路径[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5 钱小安;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分工与协作[J];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6 李明凯;杨富玉;;金融协调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年05期

7 许传华;;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刘红;;目前不宜将银行监督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9 刘相友;梁锐;李成;;基于博弈理论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与整体效率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1期

10 李正辉;;金融系统脆弱性理论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荣青;试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运行[J];商业研究;2003年14期

2 陈艺云;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利弊分析——兼谈我国央行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与注意的问题[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3 李连友;罗嘉;;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协同学的角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4 刘超;孟涛;刘丽;;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构建与比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5 虞群娥;论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J];财贸经济;2002年06期

6 严太华;艾向军;;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结构模型的建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范爱国;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耿中元,曾令华;当前我国银行监管职能不宜从中央银行分离[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9 范从来,廖晓萍;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财经;2003年07期

10 朱钟棣;;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劲松;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风险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金宪;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曾岩;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张小波;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赵文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收益权衡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7 陶虎;中国证券监管制度效率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张丕强;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王威;分工网络与金融系统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文翠;XBRL在会计监管领域风险控制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娜;论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D];安徽大学;2010年

3 何娇娇;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统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陈巍;金融期货与现货跨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陶丽博;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熙麟;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高宾;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性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9 余乐;论我国混业经营形势下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孟维;中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金融危机视角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剖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魏加宁;;成立银监会 加大央行独立性[J];财经界;2003年02期

3 钱小安;建立中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4 夏斌,陈道富;综合经营下的金融机构监管协调[J];银行家;2005年10期

5 钱小安,李自力;“九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特点及“十五”时期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6 巴曙松 ,杨光 ,华中炜;中国金融改革趋势回顾与前瞻[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7 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兼论中国银监会的设立[J];管理世界;2003年09期

8 贺强;孟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性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9 王君;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问题的研究——兼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1期

10 金中夏;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嘉;协同学对我国建立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的启示[J];经济师;2004年08期

2 李骏,陈秀英,黄俊莉;关于基层人民银行开展金融监管工作的探索[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郑良芳;加强金融监管要在十个方面下功夫[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9期

4 王志强;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展望[J];新金融;1997年02期

5 张永红;贺小军;彭炜;;金融监管呼唤电子化[J];金融电子化;2005年03期

6 纪羽晨;;金融危机的联想——以美国银行业为例关于银行业监管的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1期

7 姜华,刘亚平;严密金融监管体系 增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J];黑龙江金融;2002年03期

8 李连友;罗嘉;;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协同学的角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9 刘燕辉;邓耀明;;金融监管电子化是央行实现有效监管的必由之路[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10期

10 卢烨;新形势下金融监管的内函刍议[J];新疆金融;199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敬宇;;我编写《金融监管学》教材的一点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张金城;;供给和需求双重动力推动的我国金融监管演进分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姚军朋;苗青田;;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看政府金融监管[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陈学彬;邹平座;;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江其务;;后改革期金融支持经济的若干战略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李鸿冰;;如何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方法体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范晓波;;2020的国际金融法:中国的作用和影响[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孙健;高丽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对我国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郭玉萍;;WTO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要求[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徐尚彪;;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切实加强金融监管[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忠;金融监管需要“电子眼”[N];金融时报;2003年

2 记者 刘明中 通讯员 李军;金融监管 先问民生[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尚军;欧盟金融监管格局迎来大变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刘珊珊;透视典型案例 强化金融监管[N];中国信息报;2009年

5 见习记者 徐欢;达沃斯将上演金融监管辩论会[N];证券时报;2010年

6 记者 严丽丹;美金融监管法案“过关”众议院[N];金融时报;2010年

7 木桃;金融监管需提速[N];经理日报;2002年

8 ;金融监管[N];中国改革报;2000年

9 记者 李永群;欧盟拟出台金融监管新举措[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朱周良;美启动金融监管大变革 拟设金融“消协”[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嘉;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杨汝亭;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3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大凯;东北亚金融监管的区域性协调与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吴超;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6 丁德圣;次贷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思路和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肖璞;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于永宁;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变革之道[D];吉林大学;2010年

9 曾薇;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汉强;澳门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耿静;美国、英国和日本金融监管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3 王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法律监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吕劲松;金融监管:理论、模式与我国的实践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万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应对及改革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吴晓艳;开放过程中的金融监管[D];河北大学;2003年

7 许文秋;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构建[D];厦门大学;2002年

8 陈岩;金融监管理论依据的反思及改进金融监管的政策安排[D];吉林大学;2004年

9 罗蓉;金融监管体制模式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10 姚东金;有效金融监管的理论、实践及政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90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90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