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属性研究
[Abstract]:Interbank bond marke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conducting monetary policy. In 2009, it became an important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moderat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 in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e correct judgment of its attributes directly affects the accuracy of monetary authorities' choice of policy tool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nalysis of policy effect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ter-bank bond market has the property of capital market and 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elf-strengthening of financial func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terbank bond market in China are at a stage in which the attributes of the capital market are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attributes of the money market.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attributes in the interbank bond market can easily lead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velocity of money circulation, which may weak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riginal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and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This will bring new challenges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3036)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社环;适应我国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04期
2 邱宝桂;黄健铭;;债务监管机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门槛效应分析[J];科学决策;2009年05期
3 戴国强;梁福涛;;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崇东;邮政储蓄面临的利率市场化风险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朱睿博;;SHIBOR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李良松;柳永明;;新魏克塞尔主义下我国基准利率的比较与定位[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4 邓向荣;杨彩丽;马彦平;;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有效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5 王江;浅议我国货币调控基准利率选择[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赵亚平;国债基准利率功能与金融资产定价[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2期
7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樊志刚;赵新杰;;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体系选择及Shibor运行分析——兼析基准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8年04期
8 闫龙飞;;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4期
9 王辉亮;袁雯;;短期利率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24期
10 彭红枫;鲁维洁;;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锐;陈希敏;;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机制问题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修顺;基于SHIBOR运行效应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振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小玲;论我国利率市场化[D];武汉科技大学;2001年
4 马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分析及其优化[D];浙江大学;2001年
5 谢曼;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多元化及其阻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6 孙友杰;我国央行基准利率选择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莉萍;论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及市场形成条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光;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9 李和锋;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罗力强;论一揽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D];广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晨,任若恩,李焰,柏满迎;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李社环;适应我国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04期
3 陈时兴;我国国债的利率效应与基准利率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4 姚小义,王学坤;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李社环,濮卫东;我国货币市场利率行为分析[J];西南金融;1999年12期
6 王凯,舒力;市场基准利率的核心属性与形成机制[J];济南金融;2003年06期
7 黄国明;我国央行基准利率选择之分析[J];上海金融;1997年01期
8 毕玉江;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准利率选择[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G1期
9 敖惠诚,刘小平,纪志宏;英国货币政策的变革及启示[J];中国金融;199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财政部关于2001年记账式(八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2001年13期
2 燕艳,蔡金秀,易平;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研究[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林榕辉;周艳;;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探析[J];南方金融;2006年05期
4 徐承远;程春曙;;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宜引入双评级制度[J];时代金融;2008年06期
5 赵亚奇;朱继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09年30期
6 董德志;;短期利率或可企稳 宏观经济数据指引中长期利率走势——3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回顾与后期展望[J];国际金融;2007年04期
7 ;进一步培育发展债券市场[J];农业发展与金融;1998年03期
8 敬湖;券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功效及政策建议[J];上海金融;1999年10期
9 ;财经要闻[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2年08期
10 张凤喜;巧借银行理财[J];经营与管理;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贾强;杨华;徐靖波;;后危机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五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对策[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3 徐洪才;;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与2011年展望[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朱世武;许丹;赵丽娜;;人民币利率互换定价的实证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济南市商业银行 崔香;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商业银行有何影响[N];金融时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龚元园 通讯员陈为未;谋时而动 顺势而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3 潍坊农信 刘大发;市场买盘需求不足[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婧;7月份流动性总体充足[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记者 周静雅;首家外资行境内发债 获超两倍认购[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记者 田丽;央行发布通知 境外机构可试点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李彬;建行获准发行不超过400亿元次级债[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记者 郭茹;人民币回流渠道再拓宽[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 曹海珍;进一步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0年
10 杨强 陈德如;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发展之展望[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时文朝;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董乐;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及异常交易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于建忠;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袁绍锋;银行间债券市场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正红;中国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刘晓曙;中国市场收益率曲线构建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马喜德;中国抵押支持证券定价与设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陈震;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林;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吴娅媛;关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拓月梅;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5 董X;做市商制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郑树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固定收益平台市场质量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由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范乔希;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潘辛育;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做市商的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罗红艳;做市商制度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4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0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