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市场发展、技术转移和收入不平等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11:08
【摘要】:能为契约执行提供有力支持的金融基础结构可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反过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又可使企业获取生产率更高的资本密集型技术,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若存在信贷配给情形,技术转移将加大收入的不平等性,导致风险厌恶的参与人不愿意将金融基础结构改善到技术转移发生的水平上,进而形成一个发展陷阱。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改善金融基础结构的同时促使小企业采用当前的技术。
[Abstract]:The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which can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contract execu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In tur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can enable enterprises to acquire more productive capital-intensive technology and thus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if there is a credit rationing situ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will increase income inequality, resulting in risk-averse participants unwilling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to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n form a development trap. An effective solution i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while encouraging small businesses to adopt current technologies.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商学院;
【基金】: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2BBA10093)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2)规划项目(12GL36)
【分类号】:F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凯飞;陈咏梅;;上市公司成长与融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金融评论;2012年01期

2 Baoshan Zhang;Xiaoni Zhang;Xiaoling Yuan;;Pollutant emissions,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Evidence from dynamic panel data[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年02期

3 王朝平;石俊马;兰定成;;武汉市科技金融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20期

4 和燕杰;刘焕鹏;;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对城商行贷款行为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3年05期

5 夏庆杰;;论中国发展模式——读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有感[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8期

6 马雁;;我国银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探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勇;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13年

2 雷日辉;金融发展与出口绩效[D];湖南大学;2013年

3 迟凤玲;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唐欣;我国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规模与效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俊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峰;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华;;产权市场与医药技术转移[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年07期

2 翁维玲,陈慧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华技术转移现状剖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符穹;;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下技术转移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09期

4 赵芯;;FDI对我国技术转移行为分析及策略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徐晓玲;叶小兰;彭琪;;谈FDI引进与江西外贸竞争优势的提升[J];商业时代;2007年29期

6 张全红;张建华;;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基于1985-2005年家户调查数据的协整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9期

7 李胜兰;贾茜;;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8 伍虹儒;;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活动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9 邢海玲;;“技术换市场”,FDI技术转移的策略与行动——兼议我国“市场换技术”战略的转型[J];生产力研究;2010年05期

10 吴玮丽;;“市场换技术”悖论谈[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先明;;论经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的关系[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佰英;北交所大力开拓技术转移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2 记者  金立新;重组且看磨合 促进技术转移[N];金融时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王静书;亚行探路气候南南合作 中国或为技术转移桥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良 实习生 王昀;联合国南南技术转移基地在沪奠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王晓然;中国外商直接投资2/3来自华商[N];北京商报;2006年

6 驻京记者 王丹;技术转让项目催生交易“牛市”[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陶冶;汇丰与交行:“蜜月”过后坦白相对[N];金融时报;2006年

8 刘勘;社会和谐有助于增强金融风险承载能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杜苏鹏;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促企业技术转移[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10 记者 许琦敏邋赵涛;金融危机孕育国内风险投资机遇[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商天;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倪晓觎;跨国公司FDI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宿慧爽;基于FDI的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夏玉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D];厦门大学;2007年

5 陈晖;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_";信用评分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李贻宾;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曾剑云;东道国技术外溢、吸收能力与无技术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倪海青;知识产权保护、吸引FDI与东道国创新[D];南开大学;2009年

10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亚敦;FDI技术转移效应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D];厦门大学;2007年

2 汤望;我国对外投资的进入模式选择[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国峰;金融全球化与国家间收入不平等: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任梦圆;基于金融门槛视角的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姜勇;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胀:理论与实证[D];暨南大学;2006年

6 陈纾荣;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7 刘亚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芳;FDI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郝雅琦;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技术进步传导机制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姜秀敏;FDI对吉林省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16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16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