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公司视角的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13:58
【摘要】:本文尝试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问卷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基于公司视角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基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水平较低,且在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投资者保护的二级指标"独立性"和"经理责任"分别与董事会规模显著正相关,表明加强董事会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的投资者保护效果;二级指标"公平性"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表明股权集中不利于公司治理对全体股东的公平对待。实证分析同时提供了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相反证据,一方面表明投资者保护(表现为公平性指标)有利于促进公司绩效(表现为托宾Q值)提高,另一方面表明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短期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复杂影响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应增加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World Bank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 investor protection index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an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investor protection based on listed companies is low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independence" and "manager responsibility" of the secondary index of investor protection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which indicates tha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investor protection 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Equity centralization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equity concentr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equity concentr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air treatment of all shareholders by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lso provides the opposite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On the one hand, it shows that investor protection (manifested as fairness index)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manifested as Tobin Q value). On the other hand, it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complex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short-term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company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to increase the time series data analysi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900162)的资助
【分类号】:F224;F276.6;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瑞英,谢清喜,郭飞;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及200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分析[J];财贸经济;2003年12期

2 姜付秀;支晓强;张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3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4 阎大颖;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价值取向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臣;王立清;尹辉;;政治联系、负债与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瑛;汪艳艳;;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动因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3 陈伟民;;上市公司“隧道行为”及其治理[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4 韩雪萍;张凤梅;;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研究[J];才智;2008年01期

5 徐旦;;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股权结构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6 潘飞;文东华;段军山;;关联购销、价格管制及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7 袁振兴;杨淑娥;刘丽敏;;负债与现金股利共存于激励契约的模型推演[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8 张莉芳;赵敏;张小玲;;股利政策与公司盈余——基于稳定性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1期

9 侯晓红;姚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1期

10 陈旭东;王锦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关联交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兴年;;独立董事制度:一项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企业治理制度[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战勇;;企业控制者寻租紧缩与政府最优执法信号的选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力;许芳;;大股东私有收益、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小荣;;不同股权控制方式下上市公司交易安排的理论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德武;钟富胜;;公司治理、关联担保与公司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周晓苏;张继袖;;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后果研究——以制度变迁为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1期)[C];2008年

7 龚凯颂;黎德坚;;中国上市公司资产收购实证分析:基于利益输送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阎大颖;;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的有效性:——基于公司长期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佟岩;王化成;;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关联交易发生情况的传导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宋力;;大股东实现私有收益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验证[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谢清喜;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唐楚生;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赵海林;上市公司利益转移行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许奇挺;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彤;基于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明珠;从五粮液集团不当关联交易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洪文;公司治理视角下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4 马秀萍;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肖媛;董事会治理对经营性应计可靠性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6 胡琛;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定价方法选择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欧;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孙琦;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波;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与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行;薪酬契约有效性研究:盈余管理视角[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2 叶康涛,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3 王克敏,陈井勇;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4 段进,朱静平;剖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J];经济与管理;2001年11期

5 邹风;陈晓;;“三分开”政策对董事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01期

6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7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8 沈艺峰,肖珉,黄娟娟;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9 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10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小青;曹啸;;国有股权、公司绩效与投资者保护:一个文献综述[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刘芳;;浅谈股权激励[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3 魏旭;李双君;;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1期

4 刘俊杰;袁春燕;;改善民营上市公司绩效的路径分析——基于公司治理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7期

5 曹玉贵;张佳佳;王焕焕;;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6 周佰成;王北星;;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与高管薪酬相关性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4期

7 赵鑫;秦江萍;;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基于新疆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02期

8 闫菲;;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绩效研究——基于内生性检验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年11期

9 石咏梅;;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太原科技;2007年05期

10 张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省路;;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的投资者保护[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2006年度“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专题获二等奖的论文[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3 逄颖;;浅析金融危机下保险公司治理与风险管控[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闫秋艳;冯媛媛;;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传洲;;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研究[A];2006年山东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征文[C];2006年

6 梁杰;于健;;公司治理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基于深沪A股东北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侯维俊;;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初探[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侯维俊;;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初探[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杨胜刚;;独立董事制度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亦春;许文彬;;体制转轨、制度创新与公司治理结构发展——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个经济逻辑分析[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先治;独立董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缪舢;吴家骏:公司治理结构三个值得警惕的倾向[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梅慎实(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 博士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郝善勇 高大斌;公司治理结构为何“橘逾淮则为枳”[N];中国商报;2002年

5 浙江大学理学院 宋阳;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要不要有监事会[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刘丹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投资者保护[N];光明日报;2002年

7 郑能武(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从会计管理角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N];安徽经济报;2002年

8 记者  王妍;投资者保护期盼八面来风[N];金融时报;2006年

9 童经;“公司治理结构”比电子商务更迫切[N];中国企业报;2000年

10 邵宁 李泊溪 曹远征 梁定邦 李建红 刘纪鹏 银温泉;“两股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N];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清;外资持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杨士军;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与股票市场效率[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海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郭丽华;河北省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倪泽强;投资者保护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省际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梁松;基于公司控制能力的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郑蕾;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章彪;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张虎;论韩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效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晋;我国沪市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谢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3 秦翠萍;股权集中度、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李博;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5 肖海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6 胡秀梨;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投资者保护[D];暨南大学;2007年

7 毛洪涛;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白雪;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高管薪酬及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陈玲;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许岚;高管薪酬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16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16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