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10:16
【摘要】: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合作金融作为弱势群体“自我所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金融形态,在农村金融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一个健全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通常由农村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组成,其中农村合作金融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现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事实上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上农村信用社并没有按照合作金融的基本制度规范来设立和管理。农村信用社在三十年的改革中一直在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之间反复摇摆,最终向商业金融演化,这使得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几成空白。农村合作金融的缺失,凸显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也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和农村金融服务始终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基于此,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初出台了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的文件,允许农民自办“农村资金互助社”。但是8年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并不理想,全国范围内设立数量不到100家。这就带来以下问题,功能上很重要的农村合作金融为什么在中国始终没有能够普遍发展起来?其原因和障碍是什么?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合理路径是什么?本文的研究就是在以上问题背景下展开,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结合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相对成熟经验,试图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合理路径,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参考咨询。合作金融最早由欧洲开展起来,在管理上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决策制度,强调建立自上而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从而为那些被排除在金融机构之外的农村中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使贫困农户能够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在欧洲,各国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各有不同,主要有德国金字塔式、美国和丹麦的复合式、法国的政府主导模式、日本和韩国的协同模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对国外模式生搬硬套。此外,由于农村商业金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农村中低收入人群和偏远贫困地区自然不是其服务的重点。与此同时,主要服务于弱势群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缓慢、举步维艰,这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中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循此逻辑,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理应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议题。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分析了我国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问题。二是分析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路径,为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供借鉴。三是在对我国合作金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演进逻辑入手,深入探讨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三种路径的可行性,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合理可行的发展路径应该是选择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作为发展起点。在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向农村合作银行方向演化,或发展为更高层次的农村合作金融形态。四是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及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建议,主张从建立正规金融机构与合作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合作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政府提供税收优惠及必要补贴、建立健全合作金融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发展合作金融的专项政策五个方面促进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锦虹;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企业经济;2004年12期

2 涂高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实现“三农”破题[J];企业经济;2006年01期

3 杨国祥;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之研究[J];改革;2002年06期

4 刘敏楼;;农村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与风险水平:一个分析框架[J];改革;2010年10期

5 黄惠春;;金融市场准入与农信社信贷支农关联:苏北样本[J];改革;2011年02期

6 高帆;农村金融:一个分工视角的解释[J];人文杂志;2005年01期

7 何风隽;仇娟东;;基于供求视角的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西南金融;2010年11期

8 袁洪斌;谢丹;熊德平;;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年02期

9 刘光英;白硕;张建锋;汪t,

本文编号:2322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22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2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