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贫困村互助资金瞄准贫困户了吗——来自全国互助资金试点的农户抽样调查证据

发布时间:2018-11-20 17:21
【摘要】: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互助资金的借贷行为,探讨互助资金是否瞄准贫困户。研究发现,互助资金没有瞄准贫困户,瞄准目标上移既有机构贷款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户贷款需求小的原因。贫困户缺乏需要大额资金的生产投资机会是互助资金偏离瞄准目标的客观原因;小组连带责任贷款也能把信贷资源传递给更多农户是增强金融普惠性的重要机制;分期还款机制和高利率降低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但高利率会增加互助资金向农户贷款的可能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Probit model to identify the demand, investigate the borrowing behavior of mutual funds from two aspects of demand and supply, and discuss whether mutual funds are targeted at poor households. The study found that mutual funds are not targeted at poor households, and that there are both the reasons for the supply of institutional loans and the small demand for loans for poor households. The lack of produc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for large amounts of funds is the objective reason that mutual funds deviate from the target, group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loans can also transfer credit resources to more farmers,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o enhance financial inclusion. Installment repayment mechanism and high interest rate reduce farmers' demand for micro-credit, but high interest rate will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mutual funds lending to farmer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4;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三贵;陈虹妃;杨龙;;村级互助金的贫困瞄准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2 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3 何广文;对农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3期

4 颜志杰,张林秀,张兵;中国农户信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峗;周小伟;;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股权设置与治理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2 李景跃;;农业发展银行对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3 刘盈;申彩霞;;农村土地抵押融资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开县、忠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4 贾万军;马长征;;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5 刘华;嵇立;;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建湖县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6 张旭娟;;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与法律定位[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7 曾学文;王辰华;吕忠伟;;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何剑伟;;农业发展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3期

9 杜晓颖;;基于农户收入结构变化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10 王宏杰;;浅谈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菁;;从农村供求出发 对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的探讨[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新;基于动态信用农户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迪航;农户融资困境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程砚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农户小额贷款决策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尹学群;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宋彦峰;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朱少洪;农户信贷约束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游栋明;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徐唐奇;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晨;涉农贷款分类管理及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旭;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发展银行的战略定位与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宋增芬;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姚佳成;大石桥市农民信贷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蔡芹;农发行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高倩;江苏农村金融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王文江;ABC银行阳东县支行的差异化经营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艳;基于金融功能观重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蒋碧湖;县域农行服务三农的金融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曹晓东,贺学会;政策性金融的抑制效应分析——对中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另一种解释[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01期

2 汪三贵;Albert Park;Shubham Chaudhuri;Gaurav Datt;;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3 陈方;;小额信贷瞄不准问题综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4 程恩江;刘西川;;小额信贷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了吗?——来自三个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年12期

5 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许源源;江胜珍;;扶贫瞄准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年17期

7 李柯勇;封闭运行结硕果——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收购信贷管理[J];中国金融;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咏沂;;小额信贷 扶贫到户——陕西省商洛地区开展小额信贷的调查报告[J];江西政报;1997年23期

2 段云翔;;谈谈小额信贷[J];农业发展与金融;1997年07期

3 师宗华;小额信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J];甘肃农业;1998年07期

4 汪燕勇;关于小额信贷工作的一些思考[J];山区开发;1998年01期

5 黄毅利;一群真心扶贫的汉子[J];山区开发;1998年11期

6 刘成果;;积极稳妥推广小额信贷[J];农村工作通讯;1998年09期

7 任永卿;启动农村市场的突破口及其信贷策略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8 曾桂珊,蓝慧京;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发展我县养鸽业[J];广西畜牧兽医;1999年02期

9 罗轶;积极推广小额信贷 确保扶贫效益到户[J];中国贫困地区;1999年12期

10 ;胡锦涛要求小额信贷直接同农民挂钩[J];新长征;199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秀珍;孔荣;马文勤;;农村小额信贷农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杨伟坤;张骞;王立杰;;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杜亚涛;;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乐梅;;淀乡的村落关系、民间互助与小额信贷尝试[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5 ;小额信贷项目[A];中国扶贫基金会2003年度报告文集[C];2003年

6 苏彤;卢颖;;浅议农村小额信贷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苏彤;卢颖;;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介入小额信贷业的模式选择[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宋朝利;;河北省农村小额信贷过程中社会网络运行机制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9 薛景元;;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加快和平区民营经济发展[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10 王秀芳;于树胜;;小额信贷与金融创新问题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欣;允许多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记者 马应珊;海南41万农户受惠小额信贷[N];人民日报;2008年

3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如何推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4 记者 袁蓉君;尤努斯称小额信贷发展面临良机[N];金融时报;2009年

5 陈冬;完善小额信贷保险运行的机制及政策建议[N];中国保险报;2010年

6 钟晓梅 刘媛媛;小额信贷让农家创富有了“主心骨”[N];山东科技报;2011年

7 通讯员章晓明;贵池发展小额信贷获双赢[N];安徽日报;2003年

8 王燕辉;促进小额信贷稳健发展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9 焦瑾璞;小额信贷在探索中成长[N];经济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傅雪晖 本报通讯员 李昌友;小额信贷扶持[N];云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美善;小额信贷:影响、持续性和推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王云魁;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中国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4 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薛艳;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张军;中国农户信用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朱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立军;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的研究与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其先;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小额信贷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贾姗姗;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监管[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杨秀珍;小额信贷农户满意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任达;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陆仰;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劲;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唐入川;我国非营利性小额信贷法律规制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古月琴;小额信贷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4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4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7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