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21 15:58
【摘要】: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Abstract]: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has been dubbed as "the proliferation of derivatives", which makes domestic dispu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and how to develop our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is crisis is a systemic crisis and that financial derivatives are a link in its complex transmission chain and should not be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compared with the size of the Sino-US bond market, the size of the total economic volum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in China is slow. The market has huge room for development.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market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multi-level market structur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suggest that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cultivat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risk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10) 第4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兆兴;关于八十年代西方经济的几个问题[J];世界经济;1980年03期

2 易梦虹;形成中的“欧洲货币联盟”及其前景[J];世界经济;1980年08期

3 任映国;论能源问题对欧洲共同体货币金融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1年06期

4 储玉坤;当前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试测1981年开始的“经济衰退”何时结束[J];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5 陈文珍;;八十年代初期的国际金融形势[J];中国金融;1982年20期

6 栗思提,胥学明;美国可能爆发一次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J];世界经济;1983年03期

7 柳卫玉;日本银行家谈日本的金融政策和国际金融形势[J];世界经济研究;1983年01期

8 甘当善;怎样看当前的美国经济危机[J];世界经济文汇;1983年01期

9 方向南;;考察香港外商银行职工培训工作散记[J];南方金融;1983年05期

10 蔡声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里·麦克道夫来华讲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静;;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治理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韩丽;;从金融危机中提高认识还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3 席酉民;吴淑琨;;公司治理和管理的系统化思考[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顾基发;;序言[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高飞;顾基发;;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观点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胥莉;;可资借鉴的新加坡宏观经济管理政策[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7 孙良;潘德惠;;金融衍生证券的定价模型[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庄岩;;我国石化工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几点思考和建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范英;;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张俊英;;科学评价企业 提高经济效益[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厉以宁;国内是否发生金融危机[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厉以宁;站在世纪之交门槛看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0年

3 黎能清;韩国经济死去活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王松奇;WTO考验中国“金融脆弱性”[N];中国财经报;2000年

5 李长久 韩锋;东南亚经济:第二次危机会来临吗?[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周小兵;东盟经济前景如何[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记者 由淑敏;中国造船乍暖还寒[N];中国船舶报;2000年

8 文中;改善外资软环境同样重要[N];中国工商报;2000年

9 ;欧洲企业——慎对大型投资[N];中国化工报;2000年

10 徐滇庆;前车之鉴[N];财经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克勤;国际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潘晓文;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刘辉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程翼;对冲基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尚理慧;金融投资工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苏同华;银行危机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林晶;国际资本流动与拉美经济稳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章和杰;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大夫;国际投机资本[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苗露;东亚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姜国峰;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杨克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柳川;九十年代金融危机及带给我国的启示[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6 钟蔚;论IMF与东亚受援国家主权之关系[D];暨南大学;2000年

7 谢芳;亚洲金融危机与金融自由化的机制和次序[D];暨南大学;2000年

8 陈红;《案例》:亚洲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D];暨南大学;2000年

9 谢彬;国内保险业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王秀霞;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347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47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