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新诠释——基于综合竞争力阶梯模型的分析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DI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ld economic phenomena.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mode of inherent factor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three-country model of FDI in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motivation, conditions, location choice and its ultimate impact of 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n it extends to other factor 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and finally forms 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and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ladder.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formation of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ladder and the "self-accelerating effec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l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FDI与自主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非均衡影响研究:理论分析与数量测度》(项目批准号:09YJA790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1.7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邬红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伟;;内生比较优势演化——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2 钟昌标;对外贸易扩张与企业空间行为变化规律研究——兼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J];财贸经济;2001年11期
3 彭磊;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注解[J];财贸经济;2004年08期
4 白让让;双重寡头垄断下的"多角联盟"策略分析——以中国轿车产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5 马先仙;;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殷醒民;;区域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扩散因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王平;钱学锋;;从贸易条件改善看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3期
8 张雅枚,江三良;安徽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9期
9 刘以安,宁宣熙;县域经济增长:非经济因素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齐晓华;中国学者有关FDI理论及模型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东黎;;生产要素成本与自主创新的关系[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谭介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恒;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5 王恕立;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条件及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陶长琪;IT企业成长的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7 董秘刚;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王焕祥;论跨国公司FDI中基于并购的要素交易整合优势[D];浙江大学;2004年
9 何骏;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小飞;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雪峰;合作型FDI: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新假说[D];苏州大学;2002年
2 毛中根;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组织[D];湘潭大学;2002年
3 程健;对中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思考[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申加华;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与区位战略[D];浙江大学;2001年
5 李艳飞;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6 吉粉华;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区位矩阵分析[D];苏州大学;2003年
7 尹冰;国际逆向投资技术进步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韦顺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9 石东楠;贸易、创新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杨德峰;技术创新范式演进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建桥,柳爱民;论我国的境外投资股权模式[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张骁,杨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借鉴——来自日韩经验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5年08期
3 柳岸林;中国与东盟投资环境的比较[J];东南亚;2004年03期
4 万晓兰;福建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客观必然性及战略选择[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程宝栋,宋维明;浅议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的战略安排[J];北方经贸;2004年01期
6 樊增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刘鑫;浅谈跨国公司内部财务运作与外汇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5期
8 卜伟,叶广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8期
9 杜群阳,朱勤;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1期
10 邓世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阮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蕴辉;世界肉类的发展[J];食品科学;1980年04期
2 刘继林 ,梁国明;中小型农业机械展览会开幕[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0年12期
3 周青全,翟祥龙;新加坡的外资利用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4 李琮 ,卢韦 ,梁东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些看法[J];世界经济;1980年01期
5 周青全;美国跨国公司在七十年代[J];世界经济;1980年01期
6 锺远蕃;论战后美国资本输出及其影响和发展趋向[J];世界经济;1980年02期
7 钱俊瑞;为创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学而奋斗[J];世界经济;1980年03期
8 ;时代赋予世界经济研究工作者的光荣任务[J];世界经济;1980年03期
9 姚曾荫;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经济;1980年03期
10 刘世华;本刊编辑部举行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展望座谈会[J];世界经济;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景柱;张永光;徐斌;;行业优先发展排序的研究——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王三云;;钢管生产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3 杨铁军;郑永植;闫鹏杰;;组建造纸工业集团 促进我省造纸工业发展[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卢永干;;国际高安全动物传染病兽医实验室现状与发展[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5 胡锡衷;;心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与防治[A];老年学论文集(三)[C];1998年
6 韩丽;;从金融危机中提高认识还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7 赵云;;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热”分析[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8 陈新;;试论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李华;;就地转移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10 郝铁川;;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中国司法制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阎雷;研究经济全球化要结合中国的特点[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南开大学 蔡彦军 龙玮娟;金融自由化对中国的冲击[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吴言;再保险市场应主要由国家调控[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胡必亮;正确认识全球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5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外经贸部条法司副司长 尚明;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N];中国工商报;2000年
7 钟河;如何缩小南北数码差距?[N];财经时报;2000年
8 远山;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利弊[N];中国矿业报;2000年
9 张蕴岭;来自新经济的机会与挑战[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记者 宋云达;福祸相倚 趋福避祸[N];中国企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业宏;中国对外投资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国生;跨国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3 朱闵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杜玲;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验与趋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谭介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蒋群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邢建国;中国企业FDI研究:理论模型与政策思路[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陈鹭;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成;9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移与中国的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刘小娴;台湾中小企业的创新[D];暨南大学;2000年
3 刘英;我国营企业的跨国经营[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陈建;外国跨国公司对华并购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李秀娜;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组织形式和策略方法的法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周明;论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双向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郭福全;我国跨国经营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8 岳云霞;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李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崔敬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74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7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