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02 19:11
【摘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竞争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在阐述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给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了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点战略性建议。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ecurity. 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China's posi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has greatly increased.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voice of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mainland China is growing day by day.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y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Shanghai, and gives the objective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Shanghai.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c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7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再斌,黄运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与约束条件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2 黄运成,杨再斌;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设想[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3 薛波;;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初步发展和“理论衰落”[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4 项利华;杨冉;;城市金融竞争力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6期

5 李昌武;;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模式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J];山东纺织经济;2006年01期

6 潘英丽;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沪港的目标定位与分工[J];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7 干杏娣;论离岸金融市场的性质、地位与上海离岸金融中心的创设[J];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06期

8 丁剑平;港币与人民币的协整:一个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国平;杨玲莹;刘思弘;;总部,上海呼唤[J];浦东开发;2011年08期

2 匡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建议[J];党政论坛;2011年06期

3 王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走出去[J];中国金融;2011年15期

4 ;国际板:欲速则不达[J];董事会;2011年07期

5 朱晓君;;浦江金融走向世界[J];中国金融家;2011年07期

6 郭建斌;;本币国际化视角下的上海人民币产品市场建设构想[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7 刘书畅;;关于国际金融中心新模式的建立及对我国启示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8 曹金玲;;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上海速度”[J];长三角;2010年07期

9 李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10 胡怀邦;;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契机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新金融;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司月芳;曾刚;;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现状与动因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徐明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上海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3 孙立行;;论经济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张红;;系统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陆红军;;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估研究[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6 陈岱松;罗羽琪;何单;;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建设——新中国60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聂峰;;创建金融BPO人力资源供应新模式的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朱纯福;;金融创新发展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资源开发[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9 李娜娜;;日企在上海投资的区位因素与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力;;十年磨一剑[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卫容之;上海稳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国际金融报;2004年

2 记者顾耀;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解放日报;2003年

3 记者 何慧;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上海金融报;2002年

4 邹靓;上海首发“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唐真龙邋邹靓;上海拟出台《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记者 卫容之;上海五计划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国际金融报;2005年

7 ;专家献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N];证券时报;2007年

8 蔡劲松;“金融中心热”的冷话[N];中国财经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陈春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来新机遇[N];解放日报;2007年

10 杨斯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很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徐乐;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1949—1952)[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D];复旦大学;2003年

3 秦晟;金融产业集群形成演化机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王雷;上海信息产业中的FDI技术转移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贾秀堂;南京国民政府“邮政储金汇业局”研究(193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铮洋;证券市场风险度量—时变Copula和极值Copula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莹;总部经济发展与中国FDI引进[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余秀荣;国际金融中心历史变迁与功能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申晓峰;住房价格及其与住房抵押贷款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彬;上海商业银行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发展构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谭峰;外资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若尔;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邓智团;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曹猛;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及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高群;上海民间金融现状和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杨飞;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娜;上海利用FDI的经济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9 彭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及路径和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丰明;基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金融职业认证制度的发展和上海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98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98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