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财政政策的经常项目跨期均衡效应
[Abstract]:The long-lasting large-scale balance of payments surplu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external disequilibrium in China's economy.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cross-period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and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based on liquidity constraints show that fiscal policy, as an important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China, has a certain regulatory effect on current account cross-period equilibrium. Especially when the exchange rate policy exits, the intertemporal effect of the fiscal policy will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will have the function of stabilizing the current account intertemporal fluctuation to some extent, so China should first optimize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interest rate on the current account intertemporal fluctua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which indicates that China can chang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level of capital borrowing by adjusting the tax policy for capital inflow,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current account intertemporal equilibrium.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雄奇;张宗益;康季军;;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来自中国经济的经验证据(1978~2003)[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2 刘伟,李传昭;我国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竹俊;论创新与经常项目失衡[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池启水;局部战争条件下中国外汇储备动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国辉;外资流入与我国内外经济均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来庆玉;中国经常账户的长期决定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袁东;论开放经济条件下公债效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J];财贸经济;2001年03期
2 卢中原;关于投资和消费若干比例关系的探讨[J];财贸经济;2003年04期
3 郭庆旺,吕冰洋,何乘材;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实证分析:协整方法[J];财政研究;2003年09期
4 郭庆旺,赵志耘;中国财政赤字的规模与作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5 刘溶沧,马拴友;赤字、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兼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有挤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6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7 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J];世界经济;2002年09期
8 刘伟,李传昭;我国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婧;汤翠;;从财政角度应对外汇储备过高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2 郝玉珍;;通货膨胀及相关抑制措施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9期
3 靳晨元;;论国债政策连接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纽带作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4 彭晨;杨小静;;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研究——基于1994-2010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5 韩建玲;;金融危机中各国的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6期
6 李舒筱;;浅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7 杨志宏;;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万朝辉;;中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21期
9 史便凤;;对当前财政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华北金融;2011年06期
10 程世业;邢雅范;;浅析当前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J];行政与法;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坤;;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控制管理策略[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2 王重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杨哲英;林木西;;综合治理通货紧缩的理性思考[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4 逄锦聚;;治理通货膨胀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张桂文;;治理通货紧缩的宏观调控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尚玮;;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焕波;张永军;逯新红;;第二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之二:人民币汇率升值[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8 肖卫国;徐家杰;刘娇华;;新“强势美元”政策推行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颜鹏飞;邵赤萍;;西方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借鉴[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孟凡哲;;金融政策的效力与效率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闫蓓;信贷有保有压 财政政策将陆续出台[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2 宗禾;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易纲:需实行稳健可持续货币和财政政策[N];证券时报;2010年
4 晓旦;明年财政政策有看头[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王建新;管好通胀预期要重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N];中国财经报;2011年
6 本报副总编 杨燕青;南京“清谈”和“经常项目”纠结[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建新;抑通胀应发挥财政政策作用[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徐思佳;李稻葵:财政政策需扩张[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程瑞华;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是科学抉择[N];金融时报;2004年
10 吴伟;印度:货币、财政政策双管齐下控通胀[N];中国财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圣君;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3 袁国敏;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3年
4 郭毅青;汇率制度选择分析—兼论澳门汇率制度选择[D];暨南大学;2009年
5 孙剑飞;基于无模型控制的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孙镟;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李颖;基于我国内需结构失衡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8 姚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宗义;银行信贷配给、财政政策与私人投资[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王峗;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陈静;当前形势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沈军彩;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7年
4 段泽宇;促进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许彦;论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王珊珊;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协调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7 陈胜男;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郭岚雪;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张显云;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苏杨;流动性过剩视角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99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9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