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3 22:16
【摘要】: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Abstract]:Financial institutions must coordinate their development in support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Coordination includes not only the coordin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system and exter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coordination of measures between differ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ound the common goal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e. This paper designs the index system of rural financial related ratio,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coverage, rural credit contribution rate and rural insurance penetration rate, and evalu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have not fully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to their target customer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rural credit are different. 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financial "supporting agriculture", rural insurance lags behind seriousl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白钦先,王伟;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的"六大协调均衡"[J];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2 孔祥毅;金融协调的若干理论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钦先,王伟;政策性金融监督机制与结构的国际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2 谭庆华;政策性金融的思想探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刘刚,白敦;我国政策性银行亟待立法[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沈荣生;政策性金融理论基础的一种扩展——兼论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3期

6 王学人;;我国政策性金融研究综述[J];求索;2006年07期

7 白钦先,李军;我国政策性金融立法及相关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5年11期

8 郑波;;国外政策性银行的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金融;2006年12期

9 马长有,周婷;循环经济——开发性金融的新领域[J];生态经济;2005年03期

10 方X;;环境投资的法律保障新论[J];生态经济;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张玉喜;我国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韩正清;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D];西南大学;2006年

4 郑一萍;金融资源约束下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于建忠;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梅世文;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张润林;金融结构视角下的金融稳定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王学人;政策性金融论[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绍宏;中国开发性金融及其转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王彬;基于系统分析的住房公积金供需均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荆蕾;人民币出口卖方信贷利率形成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许佳妮;开发性金融及其与公共财政的关系研究[D];集美大学;2007年

3 徐芳芳;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缺陷及完善[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白钦先,王伟;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财贸经济;2002年04期

2 张雪春;;政府定位与农村信用社改革[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3 杨骏;;我国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一个系统性回顾和评价[J];金融与经济;2007年02期

4 张兵;许国玉;;江苏省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6期

5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才文;;地方财力的分配要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0年03期

2 刘建华;;谈谈社队工业在调整中如何发展——桃源县社队工业调查的几个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1980年01期

3 赵荣;锺协;;给“富”字恢复名誉[J];中国金融;1980年04期

4 ;消除极左搞支农 集体社员共同富[J];中国金融;1980年07期

5 王海丰;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代表大会开幕词[J];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08期

6 李国华;浅谈农业银行的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10期

7 任廷贵;试论如何发挥农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11期

8 杨普文;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村信贷事业的几点意见[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3期

9 卓然;试论农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4期

10 唐中吉;论建立和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志刚;抱好支农“金娃娃”[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钱书忠 钱飞长;农民贷款缘何难[N];法制日报;2000年

3 何雅儒 史小龙 宋英明;农村信用社支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余汉章 孔季生 吴东军;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N];经济日报;2000年

5 龚方乐;农信社要做农民贴心人[N];金融时报;2000年

6 记者 余杰;发挥支农再贷款作用[N];金融时报;2000年

7 任昌林 株文伟;农信社支农的好办法[N];金融时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美 本报通讯员 潘典洲 方爱国;加强管理是关键 农民满意是目标[N];金融时报;2000年

9 记者 张正华;亚太农协四十二届执委会会议召开[N];金融时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温跃 本报通讯员 李玉林 李春平;真心为农[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仇焕广;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2 李芸;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与治理结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3 翟艮贵;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黎昌贵;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赵林凤;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李军培;小额信贷的金融创新性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本文编号:2414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14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