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企业性质变迁对业绩与社会责任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7 23:18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3~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企业性质变迁与公司业绩和社会责任关系的回归分析,考察了民营化和国有化这两个动态过程对企业业绩和社会责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化会提高企业业绩,但会减少雇工人数。与预期不同的是,国有化进程在增加雇工人数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业绩。本文既补充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情况,弥补了此领域中动态研究部分。同时在实践指导方面,对于政府在哪些行业、哪些地区实施市场化、民营化、国有化、再国有化改革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nature change,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from 2003 to 20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privatization will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but will reduce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the nationalization process has boosted corporate performance whil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and increas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not only complement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but also makes up for the dynamic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government in which industries, which areas to implement marketization, privatization, nationalization, renationalization reform also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270;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2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东黎;;我国经济研究中的两个典型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徐德信;;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后小仙;孙世民;;地方国有经济布局的路径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徐德信;汪国银;;合约实施理论发展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曹凤岐,杨军;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九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李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8 贺超;姜冰润;;国有林场非国有化经营模式案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于洋,李松涛,钱锋;谈我国国有经济规模定位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10 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葳;郭鹏;;黑龙江上市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言;;中小投资者保护、“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何江;;体制壁垒和法治本土化的制度演进[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叶建亮;金祥荣;;信用与私有产权的起源:一个新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德信;;创业经理为什么接受政府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叶莹;;浅析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年金的形式——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筱婷;王s,

本文编号:2416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16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3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