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产业集聚与商业信用——基于中国市级地区SIC-3工业部门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15 13:57
【摘要】:作为对银行信用的一种替代,商业信用是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的重要渠道。从理论上说,产业集聚有助于企业获取外源融资,提高商业信用的水平。利用中国市级地区184个SIC-3分类工业部门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企业应付账款比例与产业集聚程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行业检验也表明,产业集聚对不同类型行业商业信用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培育本地区专业化生产分工网络,引导同类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扩大基于生产网络关系的商业信用供给。这对缓解中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As an alternative to bank credit, commercial credi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meet the short-term capital needs of enterprises. Theoretically speak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helpful for enterprises to obtain external financing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mercial credit. 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al data of 184 SIC-3 classified industrial sector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accounts payable of enterprise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Further industry testing also shows that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the level of commercial credit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es is quite different. Therefore,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cultivate their own specialized production division network, guide the specialized agglomeration of similar industries, and expand the commercial credit supply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network relationship. This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JY009)
【分类号】:F832.2;F27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J];财经研究;2002年09期

2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霞;;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2 但兴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10期

3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4 朱晓阳;在参与式时代谈建构"性别主体"的困境[J];开放时代;2005年01期

5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艺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秦海滢;论明代乡村教化的发展历程[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8 杨淑琴;儒释道精神与中国人的宗教心理[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9 刘忠良;试论梁漱溟早期文化观的折中主义[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10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宜音;;社区公共参与:是否参与 谁来参与 如何参与[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单依群;;整合县馆网络资源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3 张荣刚;;金融服务网络与社会资本网络:契合中的共同演进[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4 张践;;“太和即道”——张载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的解体(1895-191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7 金德三;《庄子》外杂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昭俊;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2 常昭;《史记》士形象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伍文亮;人性及其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性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蒋斌;《论语》与《道德经》的美学精神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1年

5 张周易;冰心“爱的哲学”的文学成就及其文化意蕴[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小东;“突进”与“退回”[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爱吾;从拮抗到互动:转型期人际关系论[D];湘潭大学;2001年

8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9 余勇;面向企业的ERP实施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2 龚健虎;用帕累托最优等理论浅析民间金融业的兴起[J];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06期

3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4 徐联初,肖晓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关系问题与产权因素[J];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5 中国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产业风险、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国家风险及其管理:大庆个案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6 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研究与政策路径——理论分析与宁波个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7 杨楹源,王都富,李e,

本文编号:2440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40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2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