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合作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8 13:33
【摘要】:风险投资作为扶持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融资模式,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后管理可帮助企业实现资本增值,但是学术界对于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并持续争论了20多年。有些学者认为VC投资后管理对于技术创新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以VC增值服务尤显突出。有些学者却认为VC投资后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阻碍技术创新进程。由此可知,VC投资后管理的增值过程仍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认为,造成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差异性研究结论的原因是,学者们仅依赖双变量模型来诠释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因果效应,难以获得全面和准确的认识。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多变量和动态性模型的考虑,最终产生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问题的分歧性研究结果。 鉴于此,本研究首先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根据风险投资是一种关系型投资的特点,,将风险投资家(Venture capitalist,VC)与创业企业家(Entrepreneur,E)的关系界定为社会交易关系且两者间互动遵循的规则是互惠性与承诺。其次,借助网络治理理论,认为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VC-E)合作关系的好坏取决于双方对关系的治理。由此演绎出合作关系治理的视角,将VC-E合作治理机制作为前置影响因子,重新审视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创新性地展开工作: ①以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从创业企业所属投资项目的交易属性和关系属性出发,提炼出VC-E合作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VC-E合作治理机制形成与演变的一般规律。 ②以委托-代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构筑VC-E合作治理机制、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多变量概念模型,将VC投资后管理视为VC-E合作关系的行为表现且作为中介变量,研究VC-E合作治理机制通过影响VC投资后管理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 ③调节变量的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将过程公平、关系冲突和任务冲突视为调节变量引入VC-E合作治理机制、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概念模型,进而分析其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调节效应。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层级回归,研究发现: 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投资吸引力与文化契合度是影响VC-E合作治理机制的重要因素。VC-E合作治理机制分为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因此这些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资产专用性与契约治理呈正相关,与关系治理呈正相关。不确定性与契约治理呈负相关,与关系治理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投资吸引力与契约治理是负相关,与关系治理是正相关。文化契合度与契约治理呈负相关,与关系治理呈正相关。 ②VC-E合作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契约治理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两个维度即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的影响均表现为倒“U”型非线性关系。关系治理对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是显著的正相关。 ③VC投资后管理的中介效应显著。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分别通过VC投资后管理的两个维度即VC监控行为、VC增值服务对创新能力、创新产出产生显著的影响。契约治理与VC监控行为呈正相关,与VC增值服务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VC监控行为与创新产出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是负向关系,其假设得到实证数据的部分支持。关系治理与VC监控行为呈负相关,与VC增值服务呈正相关。VC增值服务与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均呈正向关系。 ④过程公平、关系冲突的调节效应显著,任务冲突的调节效应比较显著。过程公平在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关系冲突在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着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任务冲突在VC监控行为与创新能力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在VC增值服务与创新能力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在VC监控行为与创新产出、VC增值服务与创新产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考察任务冲突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以合作关系治理为研究视角,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数据采集对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来探究VC-E合作治理机制、VC投资后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VC投资后管理的价值增值功能持续实现的必要条件是VC和E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而良好合作关系来自两者之间适宜的合作治理机制。与契约治理机制相比,关系治理机制更有利于构筑VC和E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进而促进VC投资后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突破已有研究偏重讨论契约治理而造成的对VC-E合作关系理解的局限,进一步完善了VC-E关系的理论框架,促使理论界和企业家更好的理解各种治理机制,以此在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之间寻求最佳平衡。本研究是对风险投资理论与创业管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对VC-E关系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3.1;F832.48;F224
本文编号:2467678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3.1;F832.48;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二丽;;创业投资增值服务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2 刘益;陶蕾;;零售商对供应商的信任、控制机制使用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马庆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4 叶瑛;姜彦福;;创业投资机构的信任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跨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5 黄玉杰;;战略联盟中的非正式治理机制:信任和声誉[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张卫国,罗军,吴丙山;风险投资中的可转换证券与双重道德风险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2期
7 柳卸林;;市场和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过程[J];经济研究;1993年02期
8 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9 杨小凯;一本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经济学教科书———评张维迎博士新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10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玉秀;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君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7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6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