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及启示:迪拜案例分析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分类号】:F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伟;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周佩珍;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与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刘艳艳;;我国金融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6年23期
4 王曼怡;;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9年02期
5 曾康霖;;试析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6 许仲举;罗拥华;;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J];商业时代;2009年11期
7 崔学军;;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我国金融安全态势[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8 王永勤;董蕴琳;;关于我国金融风险问题的探讨[J];华北金融;2009年01期
9 王卫;;我所亲历的三次危机[J];中国货币市场;2008年12期
10 刘源;王攀;;全球金融危机下对防范我国财政风险的新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平东;;试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2 张德红;;试论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3 张顼;;环境因素对金融风险影响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4 江抒琳;邢世和;王玉印;;土地抵押与金融风险[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春晓;梁世杰;;我国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范英;;度量金融风险的VaR方法及其在我国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7 ;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薛林;;在广西建立中国-东盟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徐跃红;;试析房地产估价引起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A];2005国际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沈传河;郭玉德;;金融风险的非市场化分配机制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韬;发展资本市场可分散金融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驾驭演进中的金融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5年
3 韩洁;加强金融资产评估管理 从源头遏制金融风险[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原正军;金融风险:77.23%外因的背后[N];中国财经报;2005年
5 记者 程瑞华;完善信贷政策 防控金融风险[N];金融时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万铤;飞越冬天 阿联酋依然充满文化梦想[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王志华;农村合作银行要完善金融风险“免疫系统”[N];中国审计报;2010年
8 王龙云;奥巴马猛攻华尔街是着“险棋”[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N];金融时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徐炯;世界银行、IMF异曲同工:全球外汇储备暗藏金融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硕平;我国金融风险的系统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5 张少春;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6 张奇;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吴军;金融稳定框架分析和模型构建[D];武汉大学;2005年
8 丁茗;金融监管制度博弈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9 姜黎黎;我国转型期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颖;金融风险的测评与防范[D];河北大学;2003年
2 李时杰;对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探索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徐峰;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冯兆棠;信用证项下金融风险及其防范[D];暨南大学;2001年
5 刘静;试论转型时期我国金融风险及控制手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顾宇婷;关于国内金融安全研究进展的述评[D];清华大学;2005年
7 陈红;《案例》:亚洲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D];暨南大学;2000年
8 李卫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9 陈黎;金融风险扩散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黎昌贵;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69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6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