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
[Abstract]:Taking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of central banks in major econom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wo types of policy-"quantitative easing" and "credit easing", and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cy, and the differences of policy tools. The results achieved and the problems faced, and pointed out that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分类号】:F82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东风;;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尚姝;;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3 本·伯南克;康以同;;美联储的信贷放松政策及其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9年07期
4 钟伟;;美联储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综合影响[J];中国金融;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瑾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2 尹继志;;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3 刘锡良;周轶海;;危机管理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4 于文杰;;美国量化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3期
5 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熊小蚌;;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探析[J];南方金融;2011年11期
6 刘淑娥;;美国两轮非常规货币政策评述与比较[J];南方金融;2011年11期
7 王丽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2年02期
8 李雁海;;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借鉴[J];经济师;2010年03期
9 唐欣语;;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J];国际金融;2009年05期
10 张晓军;赵璧;;“量化宽松”政策是损人不利己的“毒药”[J];财会研究;2010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宁兰;基于小额保险的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刘俊;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清芳;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退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马鲜鲜;金融生态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史筱彤;美元流动性的溢出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芦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我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赵慧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的实践及效果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满雪茜;日本零利率政策及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夏仕文;金融投资与大宗商业地产交易相关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董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戴洵;2007-2009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救助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凡;;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2 余永定;;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新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3 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4 范跃进,李平,李亮;2004年全球房地产市场[J];世界经济;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元升;;浅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相关影响[J];才智;2011年12期
2 梁俊平;;及时收紧货币政策应对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冲击[J];财会研究;2011年03期
3 杨金梅;;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J];华北金融;2011年02期
4 郑永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根源、原理及传导机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5 李娅;温连青;;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6 赵慧敏;吴琼;;量化宽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7 吕培培;;论债务危机、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8 丁芊;;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1年08期
9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部课题组;顾铭德;吴培新;;Shibor革命及其经济意义[J];上海金融;2008年07期
10 闾海琪;;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果[J];调研世界;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齐亚彬;周平;;全球矿业走势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石磊;美国金融危机根源问题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虞斐;2007-2010年美联储非传统型货币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69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6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