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因素对FDI进入方式的影响——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58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54 new investments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n the world from 2001 to 200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n the entry mode of FDI.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high level of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strategic assets and management tend to invest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i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vest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the host country from their home countries, they also tend to invest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the contrary, tend to new investment. Well,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scale, the degree of human capital,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apital market an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more and more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is ric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high level of strategic assets and management enter China through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76.7;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莉;;东道国宏观因素对FDI进入方式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永炜;六十年代国际会计的发展情况[J];上海会计;1980年06期
2 周青全,翟祥龙;新加坡的外资利用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3 沈华嵩;关于能源危机实质的分析[J];世界经济;1980年01期
4 ;时代赋予世界经济研究工作者的光荣任务[J];世界经济;1980年03期
5 池元吉 ,赵凤彬;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发展变化[J];世界经济;1980年11期
6 巫宁耕;技术引进对印度工业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7 黄鸿栏,曾俊伟 ,翁斯玉;关于同跨国公司进行经济合作的问题[J];国际贸易问题;1980年02期
8 郭忠言;关于扩大出口的几个认识问题[J];国际贸易问题;1980年04期
9 И.伊凡诺夫 ,靖国;关于跨国公司的资产阶级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10 马家善;陈永德;;八十年代跨国公司的新动向——竞向转移资本[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哲民;叶耀华;;二次广义网络规划的分解算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尤泽清;;我国烟草企业的集团化和规模经营[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文件汇编暨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烟草卫星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刘瑞旗;;面向新世纪的网络联盟——产销分“利”、网络特许[A];21世纪股份制与证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专辑[C];1999年
4 杨皎;马宝国;;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公司,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价值的管理[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李月宏;;跨国公司融资成本模型的理论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6 汪传旭;;从现代企业制度看跨国公司[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7 张连启;;“复关”后对商业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石玉美;;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迎接经济发展国际化的挑战[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姜泽;纪连贵;张艺全;;信息高速公路·CIMS与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王东;蒋文彪;;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中国天津总部工程设计[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严明;中国吸收新设外资规模世界第一[N];经济参考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牛俊峰;经济安全夯实我们的安全根基[N];中国国防报;2001年
3 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张燕生;世界经济走势及开发区模式创新[N];光明日报;2001年
4 牛建国;WTO下的跨国公司发展态势[N];中国企业报;2002年
5 马杰;全球跨国并购八大特点[N];国际金融报;2002年
6 记者 纪怀昌;保持土地供应综合平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兴栋;2001年英国图书出口总额四年来首次超过美国[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记者马璐瑶;民企渐成海外投资主体之一 [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9 王是文;跨国公司投资地域日趋集中[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特华博士后工作站 王晋勇;鼓励外资并购的四大政策方向[N];证券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民生;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与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吴旭东;论价格与税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吴国生;跨国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武博;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孙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D];厦门大学;2001年
8 鲁桐;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吴永红;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园;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朱晓辉;论跨国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全球化与本地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赵华;购并式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王志锋;关于外币财务表折算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5 吴浩;金融全球化及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英;我国营企业的跨国经营[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陈建;外国跨国公司对华并购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杨旭;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李郊;跨国公司及其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10 蓝永山;跨国公司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7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7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