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产业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Abstract]:The industrial heterogeneity of monetary policy has been widely confirmed, but due to the lack of empirical test, there has been no unified understanding of its determining factors.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to set up five indicators: liquidity, inventory, loan ratio, debt ratio and scal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eterogeneity in monetary policy industry.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loan ratio, debt ratio and scal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dustrial heterogeneity of monetary policy, and for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 sensitivity of various economic influencing factors to monetary policy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2 戴金平,金永军,陈柳钦;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分析——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张旭,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4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5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6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文鹏;降息、赤字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2 王欣;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3 周光友,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4 索彦峰;于波;;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5 路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6 黄飞鸣;从信用传导途径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财经研究;2002年09期
7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8 王剑,刘玄;货币政策传导的行业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9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10 袁永德;邓晓兰;陈宁;;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管理与国库现金管理之间的协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2 吴青;外资与货币政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樊卫东;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战明华;中国金融深化的绩效与经济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6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尉高师;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杨英杰;金融发展中的中国货币需求活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春燕;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王璇;经济全球化下我国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黄广昌;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4 刘良毕;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5 花荣;内生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02年
6 蒲艳萍;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贺庆春;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果[D];安徽大学;2003年
8 胡志浩;银行网络化的金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陈向阳;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黄强;理性预期和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3 王剑,刘玄;货币政策传导的行业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4 李国平,陈安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5 肖建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4年08期
6 伍海华,张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7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1年11期
8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10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志村;杨全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及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2 叶蓁;;中国货币政策产业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3 王一仿;;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分析——基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8期
4 杨雪莱;许传华;徐慧玲;;美国货币冲击与中国资产价格波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黄安仲;黄哲;;基于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6期
6 王君斌;;通货膨胀惯性、产出波动与货币政策冲击:基于刚性价格模型的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动态分析[J];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7 王培辉;;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8 刘林;;外汇市场干预、汇率与货币政策——兼论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9 耿同劲;;消费的货币政策冲击效应中股票市场渠道的贡献度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开艳 实习记者 王芳;中俄贸易将以本国货币结算[N];北京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朝晖 陈莹莹;明年房价下跌20% CPI增速3%将常态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丁开艳 实习记者 王芳;中俄贸易将以本国货币结算[N];北京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朝晖 陈莹莹;明年房价下跌20% CPI增速3%将常态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记者 丁开艳 实习记者 王芳;中俄贸易将以本国货币结算[N];北京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朝晖 陈莹莹;明年房价下跌20% CPI增速3%将常态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记者 丁开艳 实习记者 王芳;中俄贸易将以本国货币结算[N];北京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朝晖 陈莹莹;明年房价下跌20% CPI增速3%将常态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丁开艳 实习记者 王芳;中俄贸易将以本国货币结算[N];北京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朝晖 陈莹莹;明年房价下跌20% CPI增速3%将常态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仝冰;货币、利率与资产价格[D];北京大学;2010年
2 隋建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金叶;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赖溟溟;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伟;中美货币政策协调模式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0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2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