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与孟加拉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5 11:35
【摘要】:本研究基于中国和孟加拉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评价小额信贷项目对穷人可持续性的影响,评估中孟两国的小额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小额信贷管理的模式。 基于此研究目的,从中孟两国各选取3个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样本,在中国选取的分别是陕西西乡发展协会、蒲城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和淳化妇女发展协会,孟加拉国选择的是格莱珉银行(GB),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BRAC)和社会发展协会(ASA).通过对陕西三个国家级贫困县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深入调查,选定参与小额信贷项目和未参与小额信贷项目两组样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小额信贷机构能够为贫困的借贷需求者服务,特别是能够服务到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妇女。抵押小额贷款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小额信贷的基础,采取小额贷款的方式非常适合农业和小企业。分散和高效的管理水平、贷款申请和审批制度的手续复杂性较低(只有几天)、不断努力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等都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经验。与此同时,小额信贷客户尤其是妇女通过借贷充分展示了她们的能力,能够正常和按时还贷,信用好,为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因此,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年收入和其他财富指标,如资本收益率(ROE),业务自给率(OSS)和财务自给率(FSS)为正值,较好的财务指标,如较高的资本收益率、业务自给率和财务自给率表明了其财务状况较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运用倍差法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绩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额信贷项目能够对客户产生积极的影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借贷,可以增加收入4.07%,增加总支出6.45%,存款3.13%.这些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小额信贷参与者能够显著提高其家庭资产。根据调查农户的收入结构来看,收入分布最高的四分之一的农户相对来说通过借贷能够获得更多收益,且妇女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过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和可持续的小额信贷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农户收入水平,而且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城乡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额信贷的管理和监管方面,两个国家都是由银监会和中央银行共同管理。考虑到中国农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国银监会特别重视成立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小额信贷公司(MCCs)村镇银行(VTBs)和资金互助社(LCs).同样,在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也认为农村金融服务的监管应该相对宽松,其主要目的应该是扩大对失地农民和无法解决温饱群体的小额贷款服务。孟加拉国的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是由2006年小额信贷管理法成立的小额信贷管理局监管,而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性还有待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独立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体系,为中国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对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成功经验的研究,能够更全面的理解小额信贷。此外,该研究提出了一个跨国家的学习框架,包含两国间相互推广、适用、访问、培训和复制等。因此,本研究有助于丰富的小额信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小额信贷项目的有效性,并形成有效的小额信贷管理方式。这种跨国的调查方法可以为小额信贷从业者和决策者进一步改进小额信贷服务提供一定的指导,为小额贷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然而,研究结果的推广仍然需要进一步严谨的研究论证。 最后,对两国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小额信贷服务依赖于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政策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因此,建议中国和孟加拉国政府当局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解除发展较好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中的现有障碍。采用其他领域相似的研究,为更好地了解和发展中国和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4;F833.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松;;浅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2 徐召红;杜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3 白澄宇;;普惠金融体系:银行的新模式“触角”[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8期

4 包桉泰;;农村小额信贷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5 刘恒怡;王延涛;;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6 杜亚涛;;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J];中国律师;2010年05期

7 张俊芳;;农村小额信贷浅析——以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8 孟彤;;利率角度下的小额信贷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9 黄骏;周孟亮;;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1年14期

10 蒋潇潇;;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商业化之路——基于对格莱珉银行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isk of long-term memory for USD/EUR and USD/CNY based on semi-parametrical estimation[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任泽金;;关于农村信用社与小额信贷的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郑洵;;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4 ;Gam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5 孙少妍;;从普惠性金融体系角度探索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机构优势分析[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Louis W.Pauly;;Transformation and Stability:Toward a Sustainable Financial Order[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革与稳定: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国关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8 Jin-Shei Lai;Frank Zelko;Zeeshan Butt;David Cella;John Peipert;Stewart Goldman;;Perceived Cognitive Function Can Be a Useful Tool in Pediatric Neuro-Oncology Clinics[A];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江乾坤;;小额信贷创新的“浙江模式”解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Input of S&T in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the Elasticity Analysis[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臧洪菊;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境与路[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刘畅;推动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11年

3 谭立立;一家小额信贷机构的“复制密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刘文璞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所;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不利于扶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王玉忠 罗尔豪;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需迈“三道坎”[N];上海金融报;2011年

6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郭田勇;发展小额信贷机构增其资金来源是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王玉忠 罗尔豪;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须迈“三道坎”[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刘晓午;中小企业“变法”[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吴红军;中国小额信贷要走“特色”之路[N];金融时报;2006年

10 刘晓忠;解除资金限制培育小额信贷市场[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 Wakilur Rahman;中国与孟加拉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贷款定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周苹逢;农村小额团体贷款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1年

4 谭民俊;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微观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何剑伟;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贾峤;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8 陈建新;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户信贷技术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杨红丽;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10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苇;小额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孟昭坤;东盟四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杨坤;构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小额信贷体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刘阳;农村小额信贷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周晓丽;新农村建设中的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汤灏;我国小额信贷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杨生莱;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传言;我国小额信贷项目运作中的政府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张天从;福建省农村妇女小额信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乌云;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3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23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8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