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构成及其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9-08-07 13:18
【摘要】:经济体制模式和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会在基本面上决定一国的金融市场风险构成,不同的市场风险构成会引导政府对金融危机有不同的应对措施。针对有可能再次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在理论上概要地梳理出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构成,如何依据这些构成来解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发生的冲击及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这些问题的研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考察中国现存的各种制度安排与现实的关联,要求我们结合体制模式或制度安排来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和途径。国际金融危机在许多领域对中国产生冲击的事实,在规定着政府必须依据现实做出战略决策和手段选择的同时,也对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这些任务和要求的一种学术讨论。
[Abstract]:The economic system model and the opennes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will determine the risk composition of a country's financial market in fundamentals, and different market risk composition will guide the government to have different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view of the possible recur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ow to briefly sort out the risk composi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in theory, how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ccording to these components, the study of these issues requires u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reality in China in theory. We are required to combine institutional model o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o find ways and means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fact that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had an impact on China in many fields not only stipul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must make strategic decisions and means according to reality, but also puts forward new task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study of economic theory.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can be regarded as an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hese tasks and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大安;市场体制下的投资传导循环及其机理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何大安;投资选择的交易成本——一个从宏观调控层面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3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4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邹东涛,席涛;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雷玉桃;;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效率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李振东;;中国经济法:技术引进与制度变迁的同构性及其自主创新[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刘建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张兴胜;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姜长云;体制转型时期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张大伟;私营企业主的成长历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3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谢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闫志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6 李名峰;证券监管结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熊建军;论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制度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杜尧年;二层结构与交换经济的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松;西部开发:政府政策与外国直接投资[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李建强;债转股与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则;;当代中国房地产品牌资产分析体系的构建元素[J];山西建筑;2010年02期

2 阿杜;;王石 弱者恒胜[J];时尚北京;2010年01期

3 李萌;刘金贺;李牧群;马兹辉;;2010年政策调整方向[J];当代经理人;2010年01期

4 张勇;闫鹏;杜子平;;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研究[J];建筑经济;2010年01期

5 张英;;IS—LM模型与中国当前经济政策[J];新西部;2010年01期

6 刘魁;高玉春;王霄京;;行业协会 地方协会虎年说虎 2010年中国建材业——如虎添翼 虎虎生威[J];中国建材;2010年03期

7 ;新闻速递·业界[J];中国建设信息;2010年04期

8 ;基本信息[J];中华民居;2010年02期

9 徐艳;;韩国、越南涂料行业报告[J];中国涂料;2010年01期

10 王鹤鸣;;工程机械:出口“领衔主演”[J];中国海关;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颐;;分城区构建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探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崔裴;;中国房地产业的行业结构研究——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张寅;仪彬;王惠文;;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潜力评估方法及应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何俊;;房地产商标权保护现状分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5 张延岭;;浅析青岛市房地产商标纠纷第一案[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6 ;2009年上半年水泥市场回顾[A];各省市区水泥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文集[C];2009年

7 罗雅敏;张勇一;杜异卉;范幸义;;房地产领域中的三维虚拟现实开发应用[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姚凤阁;李式姣;;基于ARCH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业政策性风险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金法;;民营企业上市的十大思考[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10 周瑞金;;勇于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净;2010:建筑钢材市场猜想[N];现代物流报;2010年

2 记者 崔楠;呼和浩特市国税收入突破90亿元[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峥;绿城销售金额或超万科 内业人士称2010年房企业绩将下滑[N];证券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云;伯南克:抑楼市泡沫监管胜加息[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记者 李岚;结构调整:信贷激增后的战略选择[N];金融时报;2010年

6 记者 于祥明 李和裕 编辑 阮奇;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住建部严控二套房贷标准[N];上海证券报;2010年

7 高颖;海南、香港房地产泡沫警钟长鸣[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吴继兰;世界各国抑制房地产泡沫之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9 记者 杨纯红;2009年度房地产行业10大品牌公益行动榜单出炉[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刘巧玲;地产蛋糕抢食激烈 “门外汉”分羹或变难[N];证券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葛龙;基于GARCH和COPULA的天津房地产市场预测[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胜;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生成:理论、模型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李睿;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亚力;房地产投资信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佟克克;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和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黄丽珍;供应链建模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7 鲍小飞;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和预警[D];复旦大学;2005年

8 汪冬华;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析方法及违约风险预警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雷;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叶志鸿;赣州市中心城区住宅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旭;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时机及政策组合设计[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易丹青;铜仁房地产市场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5 关博;太原RG房地产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郭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马雪霞;河南正商地产公司品牌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马强;中行长春市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发展策略[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朝霞;房地产项目竞争力体系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张新天;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其发展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3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23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