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图文】:
lanchard和Kiyotaki(1987) 的静态封闭经济结构解成正比,与均衡时的产出成反比;而非贸易品的存的封闭解中,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成立,即汇率完时两国的货币供应量之比。论模型的一般均衡问题。在短期内,劳动力市场存资调整方式使得工资具有很强的惯性,甚至长期内 相似,,本文将短期稳态偏离用 ^表示,即变量短期偏离用X幫^≡dX幫/X幫0表示,变量间的国家差异表示为: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MM- GG 模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衡。本文沿用该分析框架面分析的简便,假设短期内 A、B 两国的交错工资即 △M赞=△M幱^>0。根据货币市场出清、产品和要素市经济的影响。赞
贸易开放度与消费波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F125;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鹏;;广东省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效应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4期
2 刘柏;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3 裴平;熊鹏;朱永利;;经济开放度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1985~2004年交叉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资本流动对我国市场体系的考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2期
2 陈泰锋;;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模式选择与目标方向[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9期
3 成力为;赵越;;中国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6年05期
4 张睿;;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谢罗奇;龚伟强;;我国近期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晓辉;郑庆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与标准述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刘柏;;国际收支理论的演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8 赵振全;刘柏;;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9 姚斌;;国家规模、对外开放度与汇率制度的选择——基于福利的数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10 杨丽;;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分析[J];武汉金融;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振林;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聂小刚;经济冲击与汇率制度的选择[D];复旦大学;2005年
3 汪茂昌;盯住汇率制度不可维持性与退出策略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姚斌;基于福利分析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彦;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2 黄治树;亚洲10+3汇率合作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吴俊杰;资本管制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4 罗书嵘;经济开放度与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俞涵;中国双顺差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吕艳霞;我国外汇冲销实践及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健,张国林;经济开放度及其度量方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10期
2 范良;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1期
3 李建军;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3年01期
4 胡智,刘志雄;中国经济开放度的测算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5 易 纲,汤 弦;汇率制度“角点解假设”的一个理论基础[J];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6 钱小安;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分工与协作[J];金融研究;2002年01期
7 邱崇明;入世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环境变化与对策[J];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8 李心丹,傅浩;论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包群,许和连,赖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02期
10 何枫,陈荣;经济开放度对中国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恩;王方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07-2009年国际面板数据的考察[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8期
2 张子杰;;关于发展中大国最优经济开放度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李玉辉;邹建华;;经济开放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崔松虎;金福子;;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7期
5 谭慧君;;区域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湖南经济开放度的实证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辉;刘会巧;;东北三省经济开放度评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谢天翔;吴映梅;杨琳;徐行;;浅析云南边境贸易对当地民族区域经济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6期
8 陈学军;;福建省开放性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9 李恒;;经济开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增长绩效:1985-2008[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9期
10 诸惠伟;;基于地理空间的浙江市域经济开放度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乐;刘俊芳;;内陆开放型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基于重庆与非沿边地区的比较[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祝尔娟;臧学英;;中国“三大增长极”发展之比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思路决定出路——合肥市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探源[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晓静;重庆经济开放度名列西部前茅[N];重庆日报;2009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隆国强外经贸大学 邱薇;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开放?[N];国际商报;2010年
3 杨凌;增加开放度河南还需努力“做功课”[N];河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薛燕 通讯员 王珂;周清利会见韩国客人[N];淄博日报;2011年
5 季明 吴宇 本报记者 张朝登;上海:实现更高起点上的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6 刘晓娟;长春全面提升经济开放度[N];吉林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稹;邵占维会见法国客人[N];杭州日报;2011年
8 刘晓;在更高平台上加速提升经济开放度[N];南京日报;2008年
9 陈乐一;论我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与平衡[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薛燕 石政伊;周清利会见印尼凌佳岛市经贸代表团[N];淄博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晶;经济开放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鹏;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台湾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李s顃
本文编号:2545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4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