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18 18:01

  本文关键词: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是伴随着国内金融体系的完善而逐渐发展的。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方向的转变,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进入膨胀阶段。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通过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间目标,来达到影响宏观经济的各项最终目标的目的的。我国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了货币政策的各项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从而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目标及各目标间关系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概述了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并对其兴起原因和合理性做了分析;再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及其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目标及各目标间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目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会增强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促进通货膨胀,增加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最后本文从监管体系的完善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
【关键词】: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目标 信用创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22.0;F83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1章 影子银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8-13
  • 1.1 影子银行概念界定8-10
  • 1.1.1 国外影子银行概念的界定8-9
  • 1.1.2 国内影子银行概念的界定9
  • 1.1.3 本文对影子银行的界定9-10
  • 1.2 关于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关系的文献综述10-13
  • 1.2.1 关于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的研究10
  • 1.2.2 关于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10-11
  • 1.2.3 关于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监管的研究11-13
  • 第2章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13-22
  • 2.1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3-20
  • 2.1.1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13-14
  • 2.1.2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14-20
  • 2.2 我国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合理性20-22
  • 第3章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及其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22-34
  • 3.1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22-26
  • 3.1.1 美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22-24
  • 3.1.2 国内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24-26
  • 3.2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26-34
  • 3.2.1 货币政策目标的一般理论26-27
  • 3.2.2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27-28
  • 3.2.3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28-31
  • 3.2.4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间关系的影响31-34
  • 第4章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影响的实证分析34-41
  • 4.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34-35
  • 4.2 模型选择35-36
  • 4.3 实证分析36-39
  • 4.4 实证结论39-41
  • 第5章 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政策建议41-45
  • 5.1 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41-42
  • 5.2 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42-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建军;赵琪;;“次贷”危机后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国际比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3 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4 于菁;;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3年04期

5 巴曙松;;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J];西南金融;2009年10期

6 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4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