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 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
【分类号】:F832;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刚;;拓展低碳金融业务初探[J];国际金融;2011年09期
2 李迎秀,朱万生;商业银行拓展消费信贷市场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3年04期
3 张胜利,夏远猛;商业银行怎样拓展消费信贷[J];农金纵横;2000年03期
4 张华宇;;低碳经济实践篇之四 打造国内首家碳综合银行[J];中华建设;2010年05期
5 刘郁礼;论商业银行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经济;2000年06期
6 韩百合,孙铁忠;开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新的增长点[J];新疆金融;1999年08期
7 ;商业银行如何开展消费信贷[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胡丹;从商业银行盈利性角度看我国的消费信贷[J];海南金融;2001年06期
9 胡丹;从商业银行盈利性角度看我国的消费信贷[J];甘肃金融;2001年05期
10 ;消费信贷:商业银行竞争新领域[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勤;黄依南;;低碳经济及其国内外的新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穆岩;耿炜;;如何发展低碳经济[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郑志洋;武桂桃;;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王红宇;陈璐;白文娟;张丽娜;刘冠飞;;低碳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设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金宗哲;;低碳节水健康衣[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梁耀;;“低碳北碚,绿色北碚”建设方式浅谈[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7 ;规划低碳新城启动区 推动低碳城区建设[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8 瞿肖怡;张志军;李莉;;科技引领低碳生活 全力打造低碳社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9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陈旭峰;孙智群;;低碳何以可能及何以可行?[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研究员 韩复龄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思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石海平;闫冰竹:金融在低碳经济和科技升级中不可或缺[N];中国会计报;2011年
3 记者 李岚;商业银行如何从低碳经济中获利[N];金融时报;2009年
4 吴俊;支持低碳经济 应有前瞻思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5 安平印;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鼎力支持[N];中国信息报;2011年
6 顾鑫;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融资支持[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焦艳琴;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如何做[N];金融时报;2001年
8 ;低碳金融需找准着力点[N];上海金融报;2009年
9 曾刚;低碳金融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马婧婧;低碳生活,很时尚很环保[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榕辉;中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直接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龚谊;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王占峰;商业银行多维度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陈阳;中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和智;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岳林继;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模式与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周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系统的运作及其自组织演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楚锟;政府引导下的低碳经济融资方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安红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谭筱川;英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其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永胜;低碳经济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东华;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视角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刘志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1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5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