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溢出效应、技术缺口与工业发展——基于我国汽车业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亮;宣国良;;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5年09期
2 陈燕;FDI对华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我国技术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6期
3 何春燕,钟慧中;FDI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提升策略[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4 刘传哲;王艳丽;;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1期
5 孟亮;王洪庆;宣国良;;投资动机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章凯栋;钟昌标;;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浙江自主创新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林吉双;杨继军;;FDI技术溢出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金融;2006年04期
8 方宏;;福建省FDI技术溢出与技术差距关系研究[J];价值工程;2006年08期
9 徐青;;FDI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02期
10 孟亮,宣国良,王洪庆;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丽;;零和博弈在国家吸引FDI竞争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2 高勇标;;深圳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岳中刚;;FDI与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梅洪常;邓雪芬;;FDI与自主创新:基于重庆地区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海;;汽车物流在20年内将呈爆炸性增长趋势[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6 林雷;;中国汽配流通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三)[C];2005年
7 周亚伟;;中药创新与知识产权[A];中国制药发展高层论坛(科技篇)暨2006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辑[C];2006年
8 李相伟;;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9 耿德伟;;政府管制与后发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范军锋;陈铭;;中国汽车工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佩颖;王文兵:自主创新才是正途[N];中国企业报;2006年
2 元瑾;合力打造中国汽车产业[N];国际商报;2005年
3 郑兴 杜琳;全球FDI回升道路漫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汪时锋;FDI走向引关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芸茜;FDI连升3月商务部高度关注热钱[N];华夏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蒋云翔;三因素致中国FDI 1月下降 下半年或转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木子;标准普尔预言:中国汽车产业暗藏风险[N];中国保险报;2004年
8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7月FDI数据显示:热钱不过“杯弓蛇影”[N];国际商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严明;直击中国汽车产业热[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李冠廷;近三年全球FDI简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卫迎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爱玲;FDI的技术外溢机制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秦政强;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D];浙江大学;2006年
5 黄建锋;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祝波;基于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齐孝福;FDI与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贻宾;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李有;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证据[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剑;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冠丽;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董作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任金峰;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效应与本土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方黎;FDI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5 谈璐;FDI对苏州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郭颖;江苏省外资结构现状与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杨继军;FDI技术溢出的渠道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程滢;FDI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金燕;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赵常仁;FDI在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7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5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