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的定量研究——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实证
【图文】:
由于所选取的衡量货币流动性的指标均为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比值,使用的M1、M2和GDP都是名义数据,包含相同的价格因素,它们的比值可以消除价格因素。在建模前,采用Census X11比率法对变量进行季节性处理。图1和图2为消除季节性因素的流动性指标的走势图。图1 去除季节性因素的M1/M2走势从图1可以看出, 2001~2009年,我国的M1/M2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005~2008年以及2009年有短暂的上升趋势。如果M1/M2上升,说明经济中货币的变现能力提高,也就是同样的货币发挥的作用更大,相应的货币流动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
图2 去除季节性因素的M2/GDP走势从图2可以看出, M2/GDP有长期的上涨趋势, 2003年和2009年图形出现明显的拐点,数据的增长速度发生了变化。指标M2/GDP反映了国家实体经济的货币化程度,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指示了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它是货币经济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即一国生产、流通和消费中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易部分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1999年以来,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十分迅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贺铿;;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2 刘钻石;李丹;;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5期
3 张成思;;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4 杨存亮;;货币流动性与通货膨胀[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11期
5 刘雪燕;张敬庭;;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和Ex-ante实际利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6 刘弘;姜国麟;;我国通货膨胀成因解释的理论模型选择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7 王少平;王津港;;中国通货膨胀的惯性变化及其货币政策含义[J];统计研究;2009年05期
8 商建初;虞拱辰;李海海;;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汇率制度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大豹;王本华;;浅析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和通货膨胀[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10期
2 袁江;;强制性技术变迁、二元分化与中国通货膨胀模型[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3 杨碧云;易行健;;通货膨胀动态与我国货币政策走向[J];南方金融;2009年10期
4 张成思;;随机波动与经济周期平稳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5 李华民;;问道:金融危机的中国表征[J];当代财经;2010年08期
6 杨继生;;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7 张五六;;经济转型期通货膨胀的运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6期
8 陈彦斌;唐诗磊;姚一e,
本文编号:2567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6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