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不可能三角”与开放经济下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7 05:19
【摘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可能三角”与开放经济下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越来越受到威胁,并且“不可能三角”的困境也越来越明显。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以及传导机制的控制力都出现明显下降。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增长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试图通过外汇储备积累和冲销手段来维持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努力是不可持续的。中国需要在重新权衡利弊之后对“不可能三角”的不同政策组合进行重新选择。而本文的实证分析也支持了以上结论。本文第一章为绪论,对全文进行概述。本文的主体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首先,本文在第二章对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与回顾。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理论以及扩展的“不可能三角“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这些文献包括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对本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次,本文在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开放经济下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发现,开放经济从多方面对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影响。开放经济不仅通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还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施加影响。此外,鉴于日益增加的国际资本流入和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不可能三角”框架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并得出货币当局需重新选择政策组合的结论。 再者,本文在第四章通过Girton-Rope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从而判断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通过ADF检验、最小二乘法估计及其调整,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步骤,本文得出结论:外汇占款、美国物价水平、中国国民收入以及货币乘数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而其中美国物价水平和货币乘数不在中国货币当局的控制之内,并且货币当局对外汇占款和国民收入也难以有效控制,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弱。 最后,本文对今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维持和政策组合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未来这一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平贵;汇率制度选择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改进及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2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10期

3 徐以升;;超过1万亿的代价——中国央行对冲外汇占款机制及成本评估与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4 金山;;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于协整分析方法和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5 王劲松;韩克勇;王建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经济问题;2006年07期

6 李洪成;张霖;;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基于1998.1—2010.6月度数据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1期

7 武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J];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8 易 纲,汤 弦;汇率制度“角点解假设”的一个理论基础[J];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9 范从来;赵永清;;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10 谢海林;楼凤丹;邝健坤;;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修正Karras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纵横;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2573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73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