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信社信贷资源错配

发布时间:2020-02-04 02:56
【摘要】:随着农信社管理权重新划归地方政府,农信社的信贷行为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脱农变异"取向,而地方政府试图对农信社肆意改造和干预背后所暗含的内在隐忧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介入后的农信社信贷资源决策模型发现,当地方政府介入后,农信社的信贷资金供给会出现明显的"错配"现象,而"错配"的程度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化而加重。通过引入外部金融监管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行为,减轻信贷资源"错配"程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雨露;马勇;杨栋;;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2 张杰;地方政府的介入与金融体制变异[J];经济研究;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风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金融资源配置权博弈[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兴胜;渐进改革中金融抑制政策的效率损失[J];金融论坛;2001年05期

3 姜海龙;朱秋;;我国资本形成困境及其破解[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08期

4 朱秋;;资本形成困境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4期

5 郑明海;对我国公有金融产权结构低效的制度分析[J];甘肃农业;2003年04期

6 李华民,刘芬华;转轨金融中的政府信誉重构[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7 夏德仁,张奇;经济为何难以启动:来自货币政策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8 李宏瑾,项卫星;“入世”与我国利率市场化[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9 马丁·沃尔夫;;中国和印度两个亚洲巨人的对比[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8年06期

10 杨武斌;对现行公有金融产权结构低效的评价与制度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艳杰;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与国家效用函数的动态优化[D];暨南大学;2009年

2 彭宝玉;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及其地方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洪慈;东北区域金融阶段性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张小博;寻租型契约、产权约束与中国金融发展[D];厦门大学;2007年

6 严启发;转型期的银企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7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金石;中国转型期地方政府双重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魏倩;中国金融管制的历史与变革[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何风隽;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蕾;渭北果农生产性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谭奇;我国金融资产区域分布的差异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蒙;转型期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的资本形成机制[D];暨南大学;2006年

4 刘佳琳;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魏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魏雅丽;中国农村金融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周丽华;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原因及发展: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捷;转型期中国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刘铮;体制转轨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互动的机制基础探讨——一个从金融中介机制视角对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黄宁辉;现代中国农业金融成长方式研究:1956—2000[D];暨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雨露;马勇;;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2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3 陆磊;丁俊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妍;农信社改革中地方政府不能承受之重[J];金融纵横;2003年12期

2 黄国妍;农信社改革中地方政府不能承受之重[J];经济学家;2004年02期

3 唐学鹏;;中国农信社的“不可能定律”[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6年10期

4 李虹;农信社改革:地方政府背负巨大使命[J];时代金融;2004年03期

5 许臻;谢群松;;金融联邦制:农信社改革新构想[J];小城镇建设;2006年03期

6 李伟,王国政;山东省长韩寓群:地方政府要高度关注农信社的地位作用[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年04期

7 ;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但应加以规范[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41期

8 陶艳艳;陕西农信社改革西部人的脚步[J];银行家;2004年10期

9 王松;农信社改革中政府的定位[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11期

10 张知音;地方政府在更高层面引导行业的发展[J];玩具世界;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十种误区[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传烈;;地方政府的困惑与选择[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叶剑锋;;地方政府应如何治理失业问题[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亚平;;论地方政府组成部门的界定与设置[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孙大敏;;WTO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近期对策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1年年会暨“加入WTO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然;;比较分析:中西地方政府[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刘明;;为农信社立言——关于山阳案例的十项建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3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孙英剑;郭云华;;以服务为总纲 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9 龙恒芳;;从支农贷款谈信贷信用档案的构建[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4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肖文涛;;加强能力建设:现代地方政府面临的时代课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志平;地方政府面临考验[N];金融时报;2004年

2 陈泮早;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当止[N];金融时报;2006年

3 赵万宏;农信社改革考验地方政府[N];安徽经济报;2003年

4 赵祺;农信社应追求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N];金融时报;2007年

5 魏小题 刘海文;透视农信社改革[N];中国审计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孙思磊;“银行化”门槛升高 农信社急跃“龙门”[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7 王健;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新指标[N];深圳特区报;2005年

8 邓清波;地方政府不该总当“笨小孩”[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波;做大做强做优农信社[N];韶关日报;2005年

10 赵志宇;四子王旗农信社发放贷款2.73亿元[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3 李春安;我国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邱晓明;地方政府利用外商投资中的博弈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杜威;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6 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与治理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永军;中国地方政府收入行为与地方收入制度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9 姜虹;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钱滔;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少杰;论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与调整[D];西北大学;2004年

2 李正龙;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于深;论地方政府行政模式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4年

4 朱长存;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与经济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5 何欣峰;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6 丁萍;地方政府在推进建立风险投资管理机制中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芦刚;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成维庆;地方政府与企业集群的发展[D];浙江大学;2004年

9 方军武;论经济体制转轨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庚;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76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76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8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