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信社信贷资源错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雨露;马勇;杨栋;;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2 张杰;地方政府的介入与金融体制变异[J];经济研究;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风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金融资源配置权博弈[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兴胜;渐进改革中金融抑制政策的效率损失[J];金融论坛;2001年05期
3 姜海龙;朱秋;;我国资本形成困境及其破解[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08期
4 朱秋;;资本形成困境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4期
5 郑明海;对我国公有金融产权结构低效的制度分析[J];甘肃农业;2003年04期
6 李华民,刘芬华;转轨金融中的政府信誉重构[J];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7 夏德仁,张奇;经济为何难以启动:来自货币政策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8 李宏瑾,项卫星;“入世”与我国利率市场化[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9 马丁·沃尔夫;;中国和印度两个亚洲巨人的对比[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8年06期
10 杨武斌;对现行公有金融产权结构低效的评价与制度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艳杰;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与国家效用函数的动态优化[D];暨南大学;2009年
2 彭宝玉;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及其地方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洪慈;东北区域金融阶段性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张小博;寻租型契约、产权约束与中国金融发展[D];厦门大学;2007年
6 严启发;转型期的银企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7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金石;中国转型期地方政府双重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魏倩;中国金融管制的历史与变革[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何风隽;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蕾;渭北果农生产性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谭奇;我国金融资产区域分布的差异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蒙;转型期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的资本形成机制[D];暨南大学;2006年
4 刘佳琳;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魏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魏雅丽;中国农村金融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周丽华;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原因及发展: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捷;转型期中国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刘铮;体制转轨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互动的机制基础探讨——一个从金融中介机制视角对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黄宁辉;现代中国农业金融成长方式研究:1956—2000[D];暨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雨露;马勇;;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2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3 陆磊;丁俊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妍;农信社改革中地方政府不能承受之重[J];金融纵横;2003年12期
2 黄国妍;农信社改革中地方政府不能承受之重[J];经济学家;2004年02期
3 唐学鹏;;中国农信社的“不可能定律”[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6年10期
4 李虹;农信社改革:地方政府背负巨大使命[J];时代金融;2004年03期
5 许臻;谢群松;;金融联邦制:农信社改革新构想[J];小城镇建设;2006年03期
6 李伟,王国政;山东省长韩寓群:地方政府要高度关注农信社的地位作用[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年04期
7 ;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但应加以规范[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41期
8 陶艳艳;陕西农信社改革西部人的脚步[J];银行家;2004年10期
9 王松;农信社改革中政府的定位[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11期
10 张知音;地方政府在更高层面引导行业的发展[J];玩具世界;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十种误区[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传烈;;地方政府的困惑与选择[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叶剑锋;;地方政府应如何治理失业问题[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亚平;;论地方政府组成部门的界定与设置[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孙大敏;;WTO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近期对策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1年年会暨“加入WTO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然;;比较分析:中西地方政府[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刘明;;为农信社立言——关于山阳案例的十项建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3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孙英剑;郭云华;;以服务为总纲 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9 龙恒芳;;从支农贷款谈信贷信用档案的构建[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4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肖文涛;;加强能力建设:现代地方政府面临的时代课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志平;地方政府面临考验[N];金融时报;2004年
2 陈泮早;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当止[N];金融时报;2006年
3 赵万宏;农信社改革考验地方政府[N];安徽经济报;2003年
4 赵祺;农信社应追求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N];金融时报;2007年
5 魏小题 刘海文;透视农信社改革[N];中国审计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孙思磊;“银行化”门槛升高 农信社急跃“龙门”[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7 王健;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新指标[N];深圳特区报;2005年
8 邓清波;地方政府不该总当“笨小孩”[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波;做大做强做优农信社[N];韶关日报;2005年
10 赵志宇;四子王旗农信社发放贷款2.73亿元[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3 李春安;我国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邱晓明;地方政府利用外商投资中的博弈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杜威;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6 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与治理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永军;中国地方政府收入行为与地方收入制度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9 姜虹;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钱滔;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少杰;论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与调整[D];西北大学;2004年
2 李正龙;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于深;论地方政府行政模式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4年
4 朱长存;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与经济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5 何欣峰;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6 丁萍;地方政府在推进建立风险投资管理机制中的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芦刚;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成维庆;地方政府与企业集群的发展[D];浙江大学;2004年
9 方军武;论经济体制转轨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庚;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76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7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