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论金融计算机系统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发布时间:2020-02-06 21:35
【摘要】:利用计算机犯罪日趋严重,具有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结果的社会高危害性,犯罪主体的欺骗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必须通过加强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监管,完善惩治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强化金融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遏制当前金融计算机犯罪的势头,有力打击不法分子,使计算机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士贞,房淑芬;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及对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2 赵秉志,刘建;试析金融计算机犯罪的方式和原因[J];公安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3 詹浩;金融计算机犯罪的防范与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03期

4 齐兴利;关于金融计算机犯罪与对策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03年07期

5 冯宗才,肖建光;加强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J];海南金融;2001年06期

6 杨晓峰;金融计算机犯罪现象与防范对策[J];华南金融电脑;2001年06期

7 宋战星;金融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J];经济师;2000年08期

8 谢永红;刍议金融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4年01期

9 张双喜;对金融计算机犯罪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7期

10 李振乐;金融计算机犯罪的防范[J];信息网络安全;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栗明辉;;网络经济犯罪特点及侦讯对策研究[J];研究生法学;2001年02期

2 李刚;;对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思考[J];硅谷;2009年09期

3 殷宪龙;;我国网络金融犯罪司法认定研究[J];法学杂志;2014年02期

4 武向朋;;网络金融犯罪的成因及其防治[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蓝凯晖;;金融业网络犯罪及安全防范措施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2期

6 苏向阳;;计算机安全管理对金融机构影响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7期

7 安文广;何志强;李洪俊;;浅谈现代科技条件下的金融犯罪及防范对策[J];中国市场;2008年31期

8 苏向阳;;计算机犯罪与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4期

9 崔丽英;沈玉志;崔丽群;;网上银行风险[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小军;网络金融犯罪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晓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张洁;试论金融风险成因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3 赵世昌 ,吴斯;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J];黑龙江金融;1997年06期

4 曹文炼,徐晓波;对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1998年04期

5 齐先明,于国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树立四种观念[J];辽宁财税;1998年03期

6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约束机制[J];中州审计;1998年09期

7 胡锡风;;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现代金融;1998年10期

8 丁孜山;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8期

9 傅伯言,李洪,曹岚,王玉宝,黄志刚;江西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1999年03期

10 夏志琼,王国玲;如何规避金融风险?[J];企业研究;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春晓;梁世杰;;我国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张尧庭;;如何选择度量金融风险的指标[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李坚;;信托行业金融风险的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刘笃辉;;基层行社金融风险现状及化解策略[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康平东;;试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6 康平东;;试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7 张德红;;试论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8 张顼;;环境因素对金融风险影响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9 江抒琳;邢世和;王玉印;;土地抵押与金融风险[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范英;;度量金融风险的VaR方法及其在我国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一鸣;房价下滑幅度决定金融风险是否爆发[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2 记者 吴菲菲;信用保险为企业出口规避金融风险[N];中国贸易报;2008年

3 记者 张明亮 通讯员 张海燕 白倩;以创新履行维稳职责[N];金融时报;2010年

4 见习记者 戴磊;金融风险师中国本土化之痒[N];金融时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费杨生;房地产市场暗藏三大金融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 丁韬;发展资本市场可分散金融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1年

7 ;驾驭演进中的金融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小霞;房地产隐性金融风险加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9 特约记者 高心如;闽民营船企多方抵御金融风险[N];中国船舶报;2008年

10 韩洁;加强金融资产评估管理 从源头遏制金融风险[N];中国信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瑾;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2 王硕平;我国金融风险的系统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荣辉;台湾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少春;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张奇;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吴军;金融稳定框架分析和模型构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姜黎黎;我国转型期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彬;我国银行的金融风险及化解思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李波;金融风险转嫁与资产证券化风险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原维妮;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熊若愚;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张志超;中国金融分业与混业经营[D];新疆大学;2002年

6 杨颖;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政策支持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邱卓;企业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8 苏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9 何春联;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玉芳;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76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76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