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5 09:50
【摘要】:金融结构是指一国金融系统内部核心构成要素的存在、相对规模与相互作用的状态和结果,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工具(资产)结构和金融价格结构等组成部分。如果说金融资产规模决定了一个金融体系的“量”的部分的特征,那么金融结构则决定了该金融体系的“质”的部分的特征。金融结构不同,其具备和实现的金融功能也不相同。 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处于资源配置的中枢与核心地位,并且随着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作用还在不断得到强化,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各国经济发展实践都表明,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总量增长和结构协调具有同等重要性,特别是当总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其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升往往受到结构问题的制约。因此,应及早对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出战略规划和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攻坚阶段,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有稳健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而脱胎于体制转轨时期的金融结构已经不完全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1)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导致部分经济主体融资需求无法满足;(2)金融市场占比偏低,整个金融系统稳健有余,进取不足,创新支持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3)金融价格市场化程度低,导致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4)金融结构失衡,导致存在金融系统集中度风险过高、金融风险财政化隐患和影子银行规模膨胀等一系列风险隐患。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转轨时期金融约束型的金融结构安排。这种具有过渡性质的金融结构曾经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但当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之后,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的成本开始大于收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业本应成为领航产业,现在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引导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其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这是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型时期我国的金融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金融结构优化方面,一方面研究一国金融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我国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统筹兼顾,选择一条调整成本最小、潜在功能释放最充分、对实体经济贡献最大、风险管控最有效的优化路径。这一分析思路也使分析视角综合全面成为本文的研究特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单一领域,或针对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或针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或针对金融风险防范等来研究金融结构优化问题。事实上,上述角度多为同一问题在不同方面的反映,且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策往往具有多目标的特征;因此研究我国当前阶段的金融结构优化问题,需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方能设计出成本收益最高的政策制度安排。 本文认为转型时期我国的金融结构优化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原则。(1)金融结构优化必须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的需要,结束事实上的金融约束,加快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进程;(2)金融结构优化要坚持市场化导向,通过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有效提升金融体系的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支持和保障。 2.与发展起点和国情相适应的原则。(1)金融结构优化要与发展起点相适应,我国高度集中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改变,要通过金融结构的优化,尽量实现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结构的相对均衡发展;(2)金融结构优化要与本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防止不顾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而盲目追求“金融深化”,深刻吸取美国金融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中,衍生产品市场的无限制发展,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教训。 本文提出转型时期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1.与经济结构相匹配,满足多元化主体的融资需求。要通过结构优化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加大对薄弱领域和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确保各经济成分和经济主体都能得到相应的、充分的金融服务。 2.提高金融市场的比重,增强金融系统的创新支持能力。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构建完整的股权投资链条,培育壮大股权投资机构规模,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获得股权融资的机会和可能性。 3.提升金融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提高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要提高金融结构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金融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充分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 4.构建相对均衡的金融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当前我国的金融结构存在一系列风险和隐患,根源在于我国转轨时期金融约束型的金融结构安排。要通过金融结构的均衡化调整和优化,化解金融风险隐患。 本文就我国转型时期的金融结构优化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优化整体金融结构。建立相对均衡化、分散化的金融结构,改变直接、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局面。大力扶持金融市场的发展,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在局部上,要鼓励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将国有大型银行的份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区间。通过金融结构的均衡化发展,一方面提升金融系统的创新支持能力,一方面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2.优化金融机构结构。优化银行金融机构结构,实现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均衡发展;优化商业银行机构结构,推动所有制和规模的多元化发展,解决金融体系与企业体系不匹配的问题;大力发展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构建均衡的金融机构结构体系,提升金融中介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 3.优化金融市场结构。优化股票市场结构,提升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比重;优化债券市场结构,提升公司债和企业债等的比重;在吸取美国衍生产品市场过度发展、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教训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地推进衍生产品市场建设,优化原生和衍生市场结构,特别要加快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资源定价权保障;优化市场功能结构,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完善股权投资链条。通过上述调整和优化,提升我国金融体系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和弹性,提高经济体系的创造性与活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储备长期竞争力。 4.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要在金融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更好地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5.加强财政政策对金融结构优化的支持与配合。要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机制,优化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的结构比例;加大专项领域投入,提升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占比;实施结构性减税,推动金融结构的均衡化调整;构建维护金融稳定的财政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
本文编号:2584977
【学位授予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田光宁;中国融资结构的变化与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2001年06期
2 刘晴辉;;市场诱致、政府推动与金融结构变迁[J];财经科学;2008年08期
3 于长秋;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8期
5 袁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应分析——兼论其对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0年12期
6 杨德勇,王桂贤;我国银行业垄断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1年12期
7 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上)[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8 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9 许文彬;;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回顾(1993-2006)[J];当代财经;2008年12期
10 应寅锋;;金融结构失衡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锦华;[N];人民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龚雯 许志峰;[N];人民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陈建辉;[N];经济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N];人民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2584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8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