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凯恩斯货币理论重叠共识
发布时间:2020-03-24 05:07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但货币理论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很激烈的一个领域。在我们所经历的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当人们对危机进行反思并试图给出一定解释的时候,世界上的许多有识之士,很自然会想到已在九泉之下的两位经济学家,一位是马克思,另一位是凯恩斯,所以在经济危机理论的讨论中又兴起了一场“马克思热”和“凯恩斯热”。本文通过对货币理论的发展及货币理论各种争论进行梳理,得出货币理论各种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货币是交易媒介、价值贮藏还是计价单位,货币是存量还是流量,货币表示相对价格还是价格总水平,是中性还是非中性的,是内生还是外生性的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对马克思与凯恩斯货币理论在货币职能,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利息率方面的比较,发现二者对货币经济性质的肯定和应用,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的外生性,货币供给数量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和调节机制,货币政策调节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共识”。在此基础上并试图运用这一“共识”对这次金融危机做出一些经济学的解释。 不论是凯恩斯还是马克思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不稳定性最终表现为货币总量比例的不协调,也即虚拟性货币与实际经济之间的不对应。绝大多数的经济学研究者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现代的货币已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的货币,现代的货币已经是完全虚拟化的了,所以盯住货币供给总量的货币政策是明智之举。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之后,政府干预理论受到空前挑战和质疑,自由主义主张得到恢复和推崇,当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干预对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在减弱和消退之时,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大行其道,该理论放弃了政府的干预冲动,仅仅要求货币当局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增速即可万事大吉。虽然这一政策简单易行,却容易被市场所蒙蔽,当下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创新究竟人为地创造出多少货币,这些货币是否在央行的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并得到应有的关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现代货币的性质和特点,充分了解和汲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货币操控、政策调整的经验教训,排除新古典“两分法”的货币主张和解释,为适应后危机下全球经济调整的需要,促进我国经济平稳、持续、适度增长与发展,保持我国内外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与协调性,须确立我国货币政策方面适当松动货币总量控制的观念和决心,配合以在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上由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从行政手段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转变就是非常必要和现实的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20
本文编号:2597843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云中;马克思利率理论与凯恩斯和萨缪尔森利率理论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2 柳欣,靳卫萍;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学[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3 崔健;柳欣;;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与物价关系的理论分歧[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4 梁东黎;;关于货币内生、外生问题的一般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5 姚华,刘涛;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涵及现代意义[J];山东电大学报;2003年04期
6 刘骏民;李凌云;;世界经济虚拟化中的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J];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597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9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