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以经营负债来获取盈利的一种特殊企业,商业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风险。银行风险积聚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银行危机的爆发。一家银行的倒闭,不仅会损害银行股东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会危害广大债权人的利益,其中以广大储户存款安全受到威胁的社会影响尤为严重。当单家银行危机爆发时,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走出困境,而且由于银行危机高度的传染性,单个银行危机往往将会演变为银行业系统性的危机,使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受到冲击,进而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以及金融竞争的加剧,影响银行业稳健经营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银行业风险在不同程度地积聚,银行危机时有发生。20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损失规模和涉及范围不断扩大,截止2009年11月2日,美国累计有116家商业银行破产,美国已经出现了一波商业银行倒闭潮。因此,在金融全球化和创新不断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更应该未雨绸缪,时时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银行危机的爆发固然可怕,但危机依然时有发生,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危机救助是针对商业银行危机而采取的缓解危机的应对措施,救助方式决定救助的效果,商业银行应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积极进行自我救助,同时寻求外部援助。 本文旨在探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全面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商业银行危机自我救助机制,提高商业银行危机管理能力,使商业银行转危为安,保持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从而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本文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即第二章,对危机原因进行了简要总结,对危机管理理论和商业银行自我救助理论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系统梳理了商业银行遭遇危机以后可以在短期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长期措施。第三部分讨论的是基于商业银行采取危机自救措施度过危机之后,应该采取的一系列恢复措施。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第一章是全文的导论。阐述了研究该命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全文的研究思路、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与不足做了概括性描述。 第二章是全文的文献基础。首先,对危机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对社会危机管理理论、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理论,以及商业银行危机自我救助的措施进行了综述。通过文献综述笔者发现:现有文献对商业银行自我救助的研究不足,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第三章,、讨论了危机发生以后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短期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启动紧急预案,包括启用危机管理小组和信息传递渠道;然后,立刻开展危机公关,处理好与媒体、政府、监管机构、存款人、贷款人、其他债权人和银行内部员工的关系。 商业银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卖流动性较强的资产,比如货币市场资产,包括短期国库券、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这类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够为商业银行迅速提供流动性支持。商业银行也可以出售未到期的贷款、长期债券,同时积极进行到期贷款回收,增加商业银行可用资金。 向同业借款和向中央银行借款是商业银行应对危机的常用方式。同业借款包括同业拆借、转抵押借款和转贴现借款三种形式。向中央银行借款可以是信用借款、抵押借款,也可以进行票据贴现。 当商业银行的面临新增存款和清收贷款及其他资金占用和借入方式已不能满足兑付个人储蓄存款的需要时,可以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申请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 由于银行危机具有强负外部性,政府往往会加以救助。商业银行应尽可能争取政府的支持,请求政府注入资金,政府注资有入股和直接注资两种形式。 第四章探讨了商业银行自我救助的长期措施。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是存款业务中银行相对来说是被动的,尤其是发生危机的银行想要组织存款,更是不易,因此,危机银行要加大存款营销力度,加强存款产品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可以使金融机构筹措到稳定且期限灵活的资金,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还可以作为补充附属资本金的方式;实施债务重组,能够有效减轻商业银行的支付压力,能从源头上缓解支付危机;同时,商业银行要想方设法,降低银行营业成本,增加营业利润,常用方式有减薪,减少办公费用,关闭和出售亏损业务线等。 第五章,银行危机自救后的恢复管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商业银行有必要在危机事态得到遏制后进行相应的危机恢复管理,一方面重塑商业银行形象,一方面总结危机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内部管理等方面得到完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出售不良资产、委托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资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优化资产质量。通过发行新股或配股补足资本、提足呆坏账准备金,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本文对商业银行在发生危机后可以采取的长短期措施和危机恢复管理措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第一,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引进一般企业和社会事件危机管理的方法,结合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梳理了商业银行在发生危机以后应该采取的自我救助措施。 第二,现有的关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研究,着重在探讨危机管理的流程,是框架式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具体的自我救助措施,具有一定创新性。 第三,本文在具体措施的提出时,根据最新的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情况,以及最新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由于本人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尚待加强,因而商业银行危机自我救助研究中难免存在着诸多不足,还有待于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岷峰;陈志宁;;华尔街金融风暴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启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陆岷峰;;股票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8期
3 乔海曙;张贞乐;;银行危机的蝴蝶效应、负外部性及其防治[J];金融论坛;2006年11期
4 钟永红;李政;;美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结构的变迁及启示[J];金融论坛;2008年06期
5 王爱民,王惠,王金桃;国内外银行危机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3年01期
6 黄娟;;关于构建我国银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7 徐孟洲,郑人玮;论我国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8 阎晓璐;;完善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7期
9 叶成徽;;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成因、代价及管理对策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1期
10 董彦岭;张继华;;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共生机理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乐宜仁;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宋林峰;脆弱与冲击:1995-1996年墨西哥银行危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徐芳;商业银行危机预警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余良;我国银行危机处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王光全;企业危机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周志钢;中国企业的危机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孙长虹;中国企业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楚晓东;企业危机管理及其预警机制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6 张文仙;企业危机管理系统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钱维忠;我国供电企业危机管理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
本文编号:
2598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9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