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3:23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本质是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桥梁、提供资金由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转化的渠道。金融资源的配置会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微观企业运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巨额资本快速流动,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金融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在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本研究以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切入点,从资金形成、资金配置、技术进步、产业整合、风险补偿五个方面构建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框架。在对广东金融集聚现状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中心理论和广东省金融发展实践,构建金融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历年金融集聚水平进行了量化。然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广东省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金融集聚通过其特有的经济效应,拓宽了投融资渠道,提高了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了广东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但深入到金融集聚内部来看,金融中介市场集聚与资本市场集聚对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后,本文针对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高广东金融集聚水平、深化广东金融集聚层次,进而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图文】:

外币,广东省,金融机构,广东银行业


累水平不断提高,资金规模迅速扩大,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1998年末,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次超过各项贷款余额占比,达到9.8%,跃居全国第一。此后,广东银行业金额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的地位。2008年末,广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26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9.2%,贷款余额为33贷比达60.4%,比1985年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168倍和62倍。与此积累日益加快,1985年末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仅为167.3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达28181.18亿元,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城乡居民10.6%16。此外,截止到2008年末,广东全省拥有银行业金融网点1.53万个,25万余人,己经有18个国家或地区的49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了80多,其资产占全国外资金融机构资产的巧%以上”。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击b哎J盛.一j,‘.﨑﨑人

珠三角,倍数,占比


析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相比金融总量的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贷款余额的差距。从2000年到2008年,珠三角与其他地区存、贷款的总量差距分别由5.64倍和5.84倍升至6.38倍和n.12倍(见图3一2),这表明贷款资金更多地是流向珠三角地区。从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地区构成来看,2000一2008年间,珠三角存、贷款余额占全省比重始终处于上升趋势并一直保持在85%以上,尤其是贷款余额占比已经上升到了90%以上(见表3一4)。2008年广东全省中外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6119.26亿元,珠三角地区占比86.44%,其中广州和深圳分别占比12.67%和9.13%;各项贷款余额为33835.86亿元,珠三角占比91.75%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7;F121.3;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卫华;;证券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2 姚德权;;探寻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的一部重要力作——读《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有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金太;;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贸易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78年~2009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4 陈斌;;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以广东省的数据为例[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5 方慧;李建萍;;我国金融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效率效应分析[J];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6 王芷萱;;对金融服务业开征增殖税的国际借鉴[J];商业会计;2011年19期

7 张丽英;;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8 郭文超;梁洪;;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1年07期

9 卞瀚鑫;;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2期

10 朱雷;杨大成;;金融深化下的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高效的金融服务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2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第八章 黑龙江省金融服务业发展与创新[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4 刘轶;;WTO金融服务法中的承认制度及其实践[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5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敬峰;;金融危机下山东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探讨[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刘桂荣;;伦敦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上海的启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8 林彰平;闫小培;方远平;;东莞市金融服务业分散化空间格局——企业金融服务消费行为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黄繁华;洪银兴;;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林善浪;王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一琼;重点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服务业[N];文汇报;2008年

2 记者 谈燕;卢湾区确立发展金融服务业思路[N];解放日报;2009年

3 钱梅;上海金融服务业向优势城区拓展[N];商务时报;2009年

4 王亚平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研究所;培养一批掌握前沿科技的人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黄健;中国金融服务业必将诞生伟大企业[N];中国保险报;2010年

6 国内资深钢铁经济研究专家,新华社行业特约经济分析师,河北省冶金协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河北三易通经济咨询公司总咨询师 宋继军;关于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N];现代物流报;2009年

7 记者 李万成;发挥国企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骨干作用[N];首都建设报;2010年

8 ;优化配套服务 发挥集聚效应 合力推进金融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N];杭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武自然;金融服务业取得新进展[N];经济日报;2010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 蒋烈 课题组成员 李永国 李常武 祁云飞 王晓峰 杨小亮 梁东;甘肃省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金融需求研究[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延平;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温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大勇;加工贸易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阅微;深港金融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姚志毅;全球生产网络与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的检验[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士娟;大连老年金融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肖卉;基于空间可达性分析的松滋市金融布局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社云;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晓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胡绍航;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雪;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陈理浩;低碳经济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程新华;大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杨烨;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燕;人力资本提升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05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05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