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23:35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存在着较高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正在逐步甚至可以说是迅速增加,不时出现运行危机。不仅如此,商业银行危机还具有强烈的传导性,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出现运行危机并被公开以后,往往会形成连锁反映,形成巨大的金融海啸。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救助陷入危机的商业银行,避免整个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亦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渡过难关,有必要对商业银行危机及其救助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是指对发生危机的银行机构进行拯救,以恢复其清偿能力、经营能力。救助的目的在于尽快控制危机,防止系统危机的发生、蔓延、恶化,维护、恢复金融安全,保护存款人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其中,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是有效化解银行危机的重要保障机制之一,是金融安全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国外的立法与实践来看,商业银行危机救助主要存在三种法律制度设计和安排,即: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对陷入危机的商业银行的接管制度。本文主要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以期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危机救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有所裨益。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导论。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危机及其法律救助制度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逻辑结构和展开思路以及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本文以商业银行危机救助为主线,首先从理论上总结和分析了商业银行危机及商业银行危机救助制度的基本原理,为全文做好理论铺垫,而后,在总论的基础上,从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接管制度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和论述,最后分析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和制度建设方案。 二是商业银行危机及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本部分首先界定了商业银行危机这一基本概念,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引发商业银行危机的原因的分析,其次对解决商业银行危机的三种法律救助制度进行了概括性比较考察。认为,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和商业银行接管制度是解决商业银行危机或者说对商业银行危机进行救助的三种主要法律制度安排,破产制度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危机救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接管制度在商业银行危机的救助过程中的其目的和作用互补,三者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危机救助的法律制度体系。我国应当从这三个方面加快我国金融法制建设步伐、有效避免和拯救商业银行危机。 三是商业银行危机与央行最后贷款人制度。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外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其次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现状,以及当前主要存在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定位不明确、关于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规范不完备、法律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而后提出应当从法律定位明确化、法律制定协调化以及法律行为规范化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认为:要通过立法明确,最后贷款人制度的价值定位是为了稳定金融、进行宏观调控而产生和存在的,非紧急性的、宏观性的金融风险或者金融危机,不能适用最后贷款人制度;要通过立法明确人民银行是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承担主体;在立法技术上,要提升最后贷款人制度作为基础性法律规范的位阶,以增强其效力;应当合理设置银行危机救助权力在政府不同部门和不同级别之间的配置关系;应当从提高立法水平的角度完善法律的形式要素,使法律规范本身更为精确、科学;针对当前最后贷款人制度所采取的模糊式立法和粗放式立法,政府行为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加剧制度运行的不确定性的现状,提出应当对政府的权力行使进行瘦身,通过更加精细合理的制度设计,规范最后贷款人的救助行为和最后贷款人对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处置行为。 四是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其次分析了我国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而后提出了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建议。认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有利于营造金融业内部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加入WTO的必然要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保证我国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所必需的制度。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体例应当通过人大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应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存款保险的额度,以及应当确定存款保险标的和存款保险赔偿数额等具体内容。 五是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接管制度。本部分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基本理论,界定了其内涵,分析了它与临时管理制度、重整制度等相关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接管的立法定位不准确、对接管的规定设计过于简略、空白点多、以及实际操作过程随意性极大、透明度不高。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接管制度完善和改进,、一方面应当完善我国接管制度的相关立法,制定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接管的专门性、统一性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另一方面应当在立法中明确界定接管标准,对接管组织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限制和规范,如规定接管组织的一切行为应以挽救银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为准则,接管组织及其人员不得有损害银行利益和其他人利益之行为,接管组织在接管银行期间行使权力不当,使银行或存款人遭受不必要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81;F83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华;王兴国;;优质服务惠民兴市——记辽宁省优秀经营者、朝阳市商业银行凌滨支行行长刘敬岩[J];当代工人(精品版);2011年02期

2 ;哈密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J];今日新疆;2010年21期

3 宋文娟;;我国商业银行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管控[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9期

4 彭颖倩;顾正;;论政策性银行及其与商业银行作用的区别[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5 贾文颖;王秀海;;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缺失及对策思考[J];理论界;2011年08期

6 吕运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管理对策[J];学理论;2011年16期

7 段涛;;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税制改革的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黄少安;;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土地金融业务[J];人民论坛;2011年27期

9 叶林;黄爱学;;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的信息披露义务[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10 魏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学理论;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伟;八问救助券商[N];南方周末;2005年

2 赵淑玉;商业银行如何增强竞争力[N];承德日报;2005年

3 吴冰冰;商业银行应该在哪儿上市引发争议[N];证券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冯小月;商业银行热衷债市[N];证券日报;2005年

5 何丽梅 李岩;商业银行骆驼评价体系分析[N];财会信报;2005年

6 何丽梅 王志昆 李岩;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指标简析[N];财会信报;2005年

7 何丽梅 王志昆 李岩;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指标[N];财会信报;2005年

8 刘海东;商业银行怎么说[N];中国审计报;2005年

9 崔云良 郑国中;当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10 方道明(作者单位:农行江苏镇江分行);对构建和谐商业银行的几点思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2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晟;我国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付金环;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田榕榕;论金融海啸中商业银行盈利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p,

本文编号:2613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13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0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