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3 23:19
本文关键词: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尽管人民银行于1998年1月取消贷款规模管理,银行信贷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的地位举足轻重,也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作用于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的任何变量在我国都可能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要求与资本充足率监管一直都是金融当局对商业银行施加的最重要的两项监管制度,从功能上看,这两项制度都有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效果,法定存款准备金被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早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在新的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资本金监管产生的货币政策效应,已经渗透到许多原有货币政策工具都暂时无法达到的领域,这也正是国外资本充足率监管逐渐覆盖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深刻根源。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已经被引入我国并逐渐发挥作用,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若干新的重大变化,并且随着监管的深入,银行监管当局和货币当局政策间是否存在冲突,不断跟踪与研究资本充足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十分迫切。 国内外文献综述已经表明商业银行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对其信贷行为产生负面效应,由此是否会对货币政策传导(特别是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信贷传导渠道)和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和分析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信贷及经济的影响,分析银行在资本充足性管理的约束下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的影响非常必要。以上两点就是作者选题的初衷。 为达到研究目的,作者将论文分为六个部分,逐层深入,逐层延伸全方位阐述银行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间的联系。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综述,提出问题,介绍文章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货币政策传导与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与现实回顾,在对货币政策传导与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综述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界定和银行资本监管的现状。第三部分,作为本文揭示主题的第一步,首先介绍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下的银行信贷行为,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说明银行在严格的资本监管约束下,会产生信贷紧缩,分割市场及信贷集中等行为变化,这必然会对以信贷渠道为主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显著影响,为理解文章的主题提供依据和直观的认识。第四、五两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针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条主要途径(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分别深入探讨银行资本监管对两者的影响。其中,由于有关凯恩斯学派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途径”的解释,主要用主流经济学中的IS-LM宏观模型来进行阐述,作者主要以此为基点,根据《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不同监管要求,在Tanaka和Misa(2002)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模型的分析方法,对风险中性的典型的商业银行进行考察:当对这家典型的商业银行进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后,这家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并根据我国的现实约束条件,选取合适的市场化变量实证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对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并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关于对“信贷渠道”的影响,作者在第五部分进行详细说明。重点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市场约束监管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公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关键信息时,将会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比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更加复杂。此时,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进行调节,从而去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数量和企业的投资数量(这就是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行为来影响商业银行所能够吸收到的存款数量,进而去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数量和企业的投资数量(这就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并对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实证分析和解释,说明虽然目前尚不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渠道,但伴随着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很有可能会导致在我国形成了因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而产生的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这将增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复杂性,降低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六部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方面,是对前述结论的补充,因为之前我们假定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国家,当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标准时,商业银行往往都会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其资本金进行补充。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来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本部分的探讨也是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意义。具体分析通过发行股票、发行次级金融债券、增资扩股以及内部积累等不同方式来对其资本金进行补充时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决策。 通过全文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观点:在《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下,当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进行严格的监管时,倘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则一方面会严重地改变商业银行贷款对于利率、信贷风险的敏感性,限制了贷款的扩张,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公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关键信息,将会产生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比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更加复杂。即在资本监管严格约束条件下,银行的信贷行为会发生改变。这样,在以商业银行融资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国家,由于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载体,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会受到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将会减弱。同时,商业银行为满足资本监管要求而进行的补充资本金行为也会引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的变化。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决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法定存款准备要求与资本充足率监管一直都是金融当局对商业银行施加的最重要的两项管制制度,从功能上看,这两项制度都有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效果,法定存款准备金被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早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商业银行资本金监管产生的货币政策效应,已经渗透到许多原有货币政策工具都暂时无法达到的领域,目前我国学术界并未对此方面的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选题的本身即体现了作者立意的独到。 2)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就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变化的弹性做分析理论上存在问题。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同时了解资本监管对货币渠道的影响在中国的体现,我们选取1996——2002年这一时期,当中央银行降低其再贷款利率时,就我国的商业银行再贷款数量的变化对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变化的弹性做分析,通过这一方式来考察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高低,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的大小是否影响到了这个弹性的变化,进而是否影响到了在这一时期我国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3)通过相关模型,发现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大大地丰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的内容,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不但包括了银行贷款渠道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渠道,而且还包括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实证检验和解释。此时,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进行调节,从而去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数量和企业的投资数量(这就是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行为来影响商业银行所能够吸收到的存款数量,进而去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数量和企业的投资数量(这就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同时,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充足率的市场约束监管,公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关键信息,不但丰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的内容,而且还将扩大“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含义。 4)将传统的MM理论引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融资结构的变化,将会引起商业银行的综合融资成本的变化,由此创新地将其与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变化结合,进而推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并分别就商业银行用发行股票、发行次级金融债券、增资扩股以及内部积累等方式来对其资本金进行补充时,给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银行资本监管 信贷行为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22.0;F832.1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1-13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13-16
- 1.3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16-18
- 2. 银行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回顾与现实18-27
- 2.1 银行业资本监管的理论基础18-20
- 2.2 我国银行资本监管现状20-22
- 2.3 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回顾22-25
- 2.4 我国货币政策政策传导机制的界定25-27
- 3. 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下的银行信贷行为27-30
- 3.1 资本监管对银行行为的影响27-28
- 3.2 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行为影响的现实体现28-30
- 4. 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30-54
- 4.1 货币政策货币传导渠道的IS-LM 模型30-31
- 4.2 《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货币政策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31-39
- 4.3 《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39-46
- 4.4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货币政策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46-54
- 5. 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54-73
- 5.1 市场约束监管的理论渊源54-57
- 5.2 《新巴塞尔协议》与市场约束监管57-59
- 5.3 市场约束监管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59-64
- 5.4 《新巴塞尔协议》市场约束监管与信贷渠道64-67
- 5.5 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实证分析67-73
- 6.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对货币政策的影响73-92
- 6.1 发行股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74-82
- 6.2 发行次级金融债券对货币政策的影响82-84
- 6.3 增资扩股或内部积累资本对货币政策的影响84-86
- 6.4 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对货币政策的影响86-92
- 7. 结论92-95
- 参考文献95-98
- 后记98-99
- 致谢99-100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10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芳;银行资本监管对我国信贷紧缩效应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力;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赵鸿成;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伟;通货紧缩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5 华曾金;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约束下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何江波;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应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