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4:40
【摘要】: 目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上。所以,加强房地产信用风险的防范不仅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无法通过有效的机制和金融工具得以释放,同时,政府通过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分散化解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是房地产业、金融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文从分析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理论入手,探讨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现状,比较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和美国次贷的区别,分析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得出我国当前信用风险应防范的三种主要形式:理性违约、被迫违约和假按揭。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当前防范信用风险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风险指标量化体系。从长远来看,应健全我国法律和完善市场环境,为金融机构分散和转移风险提供条件。 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主要是通过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原因,而在法律问题上提出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4;F293.3
本文编号:266795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4;F29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永东;陈日清;;信息不对称、羊群行为与房地产市场中的居民破产[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2期
2 王鹏;陈章柱;;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个人房贷市场的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02期
3 蓝寿荣;试析美国个人信用的法律规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4 戴晓凤,戴季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本动因[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4期
5 张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6 尚耀华;万威武;;住房抵押贷款:收益背后的风险[J];经济导刊;2007年03期
7 高榕;;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转移机制的新思考——政府担保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J];商业经济;2006年11期
8 阮连法,舒小乐;我国房地产投融资体制发展的新动向——房地产投资信托[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9 张仕廉;卢立宇;刘伟;;中美房地产投资信托法律比较[J];建筑经济;2006年05期
10 张洪波;廖俭;;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
,本文编号:2667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6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