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南京构建区域金融中心:金融发展分析与潜力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02:30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诸多城市纷纷将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予以定位。进入21世纪后,诸多城市纷纷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对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南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南京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南京的金融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金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也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的经济体的最重要部分。金融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又能很好的促进金融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因果关系。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从长三角区域来看,南京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金融中心的角度入手,探讨南京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情况。期望为南京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并有利于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 首先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金融中心及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各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思路,设计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其次以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南京,着重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南京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利用一系列的金融指标,探讨南京的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出南京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很强的必要性。 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南京在泛长三角地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潜力,得出南京在诸多城市中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的排名,明确南京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出南京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很大的可能性。 针对南京如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本文采用了静态竞争模型和动态合作模型对其进行功能定位:首先在区域内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要加强与区域外的其他核心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最后结合前面的分析,对南京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江苏为依托,立足长三角,是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的必要选择。
【图文】:

示意图,金融中心,层次,示意图


H.C.Reed(1981),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理论,与以往静态区域金融集聚力或区域金融竞争力分析不同的是,该理论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图1.1。图1.1 金融中心的分类与层次示意图

金融中心,南京区域,导论,功能定位


运用区域性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进行功能定位划分,并根据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的综合得分和各样本城市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具体的研究框架如图1.2。图 1.2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一章是导论。开宗明义,可以对全文有宏观的掌握和了解,分别叙述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8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聪;王聪;;我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5年12期

2 焦媛媛;王琦;;区域金融体系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7期

3 姜淮;;我国国际金融中心构建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5期

4 范从来,姜宁,夏江;区域金融中心: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5 胡升荣,朱国陵,宗怿斌;推进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优化“长三角”金融生态环境[J];金融纵横;2005年09期

6 倪鹏飞;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眼光、国际标准与世界经验[J];开放导报;2004年02期

7 蒋海玲;胡杰;;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看南京金融业发展[J];现代金融;2009年01期

8 董金玲;;城市金融竞争力研究与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商论;2008年02期

9 蒋梅玲;胡杰;;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为例[J];江苏商论;2008年06期

10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丁;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隽;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8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78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