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6:05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也日趋成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资金流动问题是由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共同解决的。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传统商业银行在网上支付业务上的欠缺与薄弱给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机会,我国陆续出现了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如“支付宝”、“贝宝”(PayPal)、“首信易”、“IPAY”网上支付等等。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所开展的业务是对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补充,同时,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而如今,第三方支付经过数年的发展迅速做大,仅“支付宝”一家平均日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人民币。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商业银行的注意。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电子支付市场都是不可忽视的,各大银行开始在网上支付业务上大下功夫,纷纷推出了网上转账和在线支付等一系列网银金融产品,并且绕过第三方支付直接与中小商户进行对接,这些举措都直接对第三方支付公司构成了竞争与威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两类主体: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以及探讨二者在发展中的竞争合作关系。从表面上看,目前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合作大于竞争,但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冲突,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银企竞争合作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当前,电子商务在全世界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其具有的低成本、全天候、高效便捷等优势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涉及电子商务活动中最重要的资金流环节,需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加快资金流动速度,减少中间成本,使电子商务低成本运营优势得到发挥,实现业务上的互相补充、安全技术上的互相合作以及盈利模式上的创新与双赢,共同打造和完善电子支付市场。本文从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概况,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根本冲突所在,对两者的优势劣势、互相关系进行了提炼、归纳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银企合作关系的措施以及合作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以期对现实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24.6;F832.2
【图文】:

第三方,交易额,市场集中度,网上支付


信用体系的完善”④这一第三方支付行业提出的的崭新理念也深入人心,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2.1.2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行业特点据 iResearch 的统计,2008 年是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激增的一年,交易额达 274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81%,2011 年年交易额更是超过了 12000 亿,2008至 2012 年交易额规模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51.6%。预计 2012 年全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将超过 14000 亿。(如图 2.1)。

示意图,市场交易,第三方,年度


图 2.2 2010 年度前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份额示意图根据 iResearch 的报告,网上支付用户渗透率(用户渗透率指的是在被调查的对象中,一个品牌的产品使用者的比例)提高迅速,如图 2.3 所示,以 2010 年至 201年为例,中国主要网络金融服务媒体用户覆盖人数保持增长趋势,2010 年 6 月中国网上支付人数达到了 1520 万人。2011 年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为代表的金融厂商的覆盖人数在 2007 年 4 月首次超过网上支付,而目前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的用户覆盖人数与财经资讯和网上银行还有很大的差距。

趋势图,金融服务,月度,媒体


图 2.3 我国 2010 年 10 月-2011 年 6 月主要金融服务类媒体月度覆盖人数趋势⑥2.2.2 发展前景与政策环境2.2.2.1 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还不盈利,并且在发放支付牌照政策出台后中小支付企业面临着政策风险,但由于我国网络科技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正展现着勃勃生机。目前在第三方支付行业范围内,C2C 领域在发展中市场日益细分,逐渐显现出差异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的趋势,在航空铁路运输客票、游戏点卡等虚拟商品交易、公用付费、邮件汇款等方面纷纷展开了各种特色业务,支付的安全、快速和便捷性日益增强,服务品质日益提高。在 C2C 良好发展的同时,B2C 行业也发展迅速,但从业务种类和运营模式上来看,集中化和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性,从事 B2C 业务的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稳步增长和盈利的比较少,因此急需找到出路。随着商业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业务愈发成熟,无论从技术设备、资金投入和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兵家,吴俊;电子商务发展与中介效率的博弈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范星妙;;C2C模式下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5期

3 王哲;魏敏;;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03期

4 王菲菲;;第三方支付产业价值链探析[J];电子商务;2009年01期

5 杜文中,陈耀刚;网络经济时代中介存在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张细松;;中国网银模式及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机理[J];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7 王飞;康晓博;;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银行卡网上支付模式研究[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10期

8 申锁成;;网络银行的发展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分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8年06期

9 王旭磊;王宝海;孙春薇;;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合关系分析[J];金融电子化;2007年08期

10 刘敏;王琴;;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颖;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分析及问题探索[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黄岳;第三方网上支付性质研究及对银行发展网络中间业务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童卓超;C2C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王莹;基于博弈论的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黄t熞

本文编号:275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5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