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3:04
【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深陷财务困境,、许多企业因为现金流的短缺而破产倒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急需外部资金注入。为缓解本国企业的资金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降低了国外资本进入本国企业的门槛,为我国企业参股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沿海的许多制造企业倒闭,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同样造就了一批实力强大的企业,它们在金融危机中经受了考验,完全有实力和能力利用金融危机所创造的有利时机,走出国门,参股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因此,如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企业跨国并购理论进行梳理,并认为,传统跨国并购理论仅就企业跨国并购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无法全面解释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的跨国并购。本文在综合传统跨国并购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当前的实际环境状况,提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思路。 在梳理了相关跨国并购理论以后,本文比较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跨国并购以及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状况,得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认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依然非常活跃;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仍然以矿产、能源等的资源性行业为主;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投资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次是亚洲,对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比较少;大型国有企业依然是我国企业跨国的并购主力,民营企业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很大,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渐趋活跃。 在总结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区分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益驱动类型,并认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市场寻求型跨国并购、资源获得型跨国并购、技术获得型跨国并购以及品牌获得型跨国并购等。 随后,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因素。本文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国内环境因素、国际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等三类,并分别加以详细论述。 本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路: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实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的跨国并购能力。其中专业的跨国并购能力包括目标企业的搜寻能力、并购风险的分析能力、对目标企业的估值能力、企业的并购融资能力、并购团队的谈判能力以及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在提出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思路以后,本文结合跨国并购战略思路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典型案例中铝公司并购力拓案进行案例分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9.21;F831.59
【图文】:

分布图,分布图,并购,总额


过10亿美元的大额并购数量比2007年下降了21%,并购总额下降了31%(表1)。而2009年上边年,超过10亿美元的大额并购数量仅为40起,并购总额为1710亿美元。从2006一2009年全球跨国并购额季度分布图(图3),自2007年第四季度全球季度跨国并购额达到最高点以来,全球跨国并购趋于下降趋势。金融危机对全球跨国并购的影响到2009年才开始真正显现。2009年第一季度的跨过并购总额不足1000亿美元,比2007年第四季度下降了近85%。同比下降了77%(图3)。2009年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额仅为1230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同比下降了80%。全球经济的衰退使得全球跨国并购规模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并购趋势进一步恶化。导致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市场价值虽然远低于实际价值,但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这种状况给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然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单位:十亿美元

区域分布,区域分布,跨国并购,初级产品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并购数据库.2009.07图7.2008一2009全球跨国并购额流向区域分布图(按金额)2.1.3全球跨国并购的行业变化分析如表2所示,就整体而言,几乎所有行业的跨国并购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初级产品和农业食品等行业的跨国并购在经历了短暂的下滑以后依然表现的很活跃。2008年初级产品领域跨国并购额增长了17%。由于2008年上半年石油和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在采矿、采石以及石油行业跨国并购投资额进一步增长,达到830亿美元。在制造业领域,2008年的跨国并购额下降了近10%,而由于具体行业的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并购,国家电网


美市场上寻找并购机会的大手笔。在大洋洲,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并购上。由于我国本身资源的需求量大,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2008年铁矿石谈判的失利,更增加了我国对资源短缺的担心。因此进入2009年中国铝业再次注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此外,充州煤业以33.33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Fehxl00%股权;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已向澳稀土公司切nasCo印发出收购要约。在亚洲,由于地缘经济关系,我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的跨国并购。如2007年2月,中国移动分两个阶段全资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公司;同年12月,国家电网以2%亿元,收购菲律宾国家电网26年经营权;2008年6月,招商银行以193亿美元控股收购香港永隆银行。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都以能源资源等矿产资源的并购为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丹辉;渠慎宁;;私募基金参与跨国并购:核心动机、特定优势及其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2 蒋Y

本文编号:2788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88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e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