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镇银行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5:45
【摘要】: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是,从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来看,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为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平衡,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农村金融被边缘化,农户融资难现象严重,从而造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供求矛盾日益严峻。因此,如何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就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最为重要的一个焦点之一。 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制度工具,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而生成发展的。关于金融制度对金融发展的重要性问题,Gulli(1998)认为,对消除贫困贡献最大的可能既不是贷款也不是储蓄,而是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制。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提出,真正影响经济发展的是金融结构背后的制度基础。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具有内在的制度性,并非单纯的金融学问题,其中更多的是制度变革的内容。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国家针对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问题也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改变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但是,所有的改革措施仅仅局限于既有金融结构内部的修补,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据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出能够实现金融功能的规则、制度等具体的金融形态,并且进行金融结构的优化,一直没有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所谓的核心就是支撑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制度基础。因此,本文认为,简单地认为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与风险大,或者认为农村金融只适合政策性金融或民间合作金融的想法都是片面的。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问题,不应只局限于体系和机构方面的“表面问题”,应探寻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也就是要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制度层面”去寻找原因。 诞生于2007年的村镇银行作为针对农村金融体系中最弱势的农户的一项金融制度安排,其发生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是具时代性的制度变迁和创新要求。一项制度安排在理论上可行,并不意味着付诸实施后必然能收到好的效果,“应该是这样”并不等于“实际就是这样”。由于特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改革初始状态和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中国村镇银行是在制度供给极不充分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需要加快探索和发展村镇银行体系,这就需要经济界和实务界在理论上提早做出准备,为中国今后村镇银行体系发展的实践提供比较系统的、富有阐释力的理论指导。以此为契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集中在了两个方面:从理论上解释中国村镇银行“是否应存在”和村镇银行“怎样才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中国村镇银行制度安排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者既有研究成果,对国外乡村银行制度发展以及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历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等各种分析方法,挖掘出了村镇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村镇银行的生命力所在,并从其核心制度安排和外部制度环境约束两个视角回答了村镇银行如何才能更好生存这一问题,以期为蓬勃推进中的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提供不同视角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本文由三部分共七章组成。 第一部分(第1-2章):本部分对村镇银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理论上解释村镇银行制度“为什么要存在”,并指出既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个领域,缺乏一个基于中国实际的整体分析框架和一个统一的主线,将各个局部的研究统一到一个完整的逻辑中,寻求村镇银行制度基础和外部条件的研究则更为少见。 第二部分(第3-4章):本部分论述了中国村镇银行的制度起源、制度变迁和制度缺陷,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中国发展村镇银行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从中孟两国村镇银行制度的比较分析中寻求中国村镇银行制度变革的方向。 第3章研究中国村镇银行的制度起源、制度变迁和制度缺陷,实证分析了村镇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4章介绍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制度起源、制度变迁和制度特征,论述孟加拉乡村银行银行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中孟两国村镇银行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作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两者的差异,揭示中国村镇银行制度变革的方向。 第三部分(第5-7章):围绕中国村镇银行“怎样才能生存”的问题,从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制度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论述中国村镇银行的制度变革要求,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5章从银行产权制度与银行公司治理的关系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村镇银行的核心制度安排,就中国村镇银行的几个关键的微观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包括治理结构、市场定位、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分析。 第6章论述中国村镇银行制度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要求,主要分析了社会信用、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对村镇银行经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 第7章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35
本文编号:2788295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3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才华;我国商业银行强制性市场退出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春良;洛阳农户融资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徐鹏;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于卫平;陕西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与支持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胡琳;主发起人对村镇银行设立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8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8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