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雨风;;当代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道德引导[J];商场现代化;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萍;大学生信用卡使用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清华;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段红云;大学生申办银行信用卡的动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刘光兵;中国农业银行娄底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许俊章;数据仓库在建设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5 易枫;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杨小丽;中国信用卡赢利模式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慧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8 高艺杰;中国信用卡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邹昌波;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韩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数据库营销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忻;;目前我国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状况分析[J];金卡工程;2006年04期
2 周雨风;;当代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道德引导[J];商场现代化;2007年02期
3 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4 刘济良;论消费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媛;徐广;;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7期
2 陈晓捷,王建山;发展信用卡消费信贷的紧迫性及建议[J];中国信用卡;2000年12期
3 冯梅 ,Craig Karmin;如何让中国人使用信用卡[J];社会观察;2004年01期
4 阿玮;;“卡时代”的卡生活[J];中国女性(文海外版);2006年09期
5 李铁军;;谈信用卡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3年02期
6 马春峰;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的基本特征[J];中国信用卡;2000年03期
7 屠美玲;;信用卡不设防[J];科学时代;2003年03期
8 ;堵住黑洞避免信用卡吞噬财富[J];科学投资;2007年06期
9 王明锁;;信用卡制度及其法律关系初探[J];政法学报;1994年04期
10 祁和忠;信用卡消费 将刺激内需[J];金卡工程;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军;祝蓓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效应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张兰君;;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运动处方干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6 吕锋;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为飞;“喜刷刷”还需“细算算”[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耿晓筠邋实习生 侯小娟;高校持卡族日渐庞大[N];珠海特区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马小丽 实习生 王敏;年轻人信用卡消费:想说爱你不容易[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4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9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沈丽;中国信用卡竞争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3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9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