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06:34
【摘要】: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案,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而是选取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作为人民币汇率调节的参考。自此,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中国的贸易和投资结构的不断多元化,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利于名义有效汇率的稳定,不利于对外贸易竞争力和投资的稳定,不能真正反映汇率市场供求状况。而当前我国的经济自由度较低,金融市场尚不完善,尚不满足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因此,我国实行可以相机调整、相对比较稳定同时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选择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需要的合理选择,也是有利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是在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在与政策相协调,保证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得出的汇率制度选择最优解。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进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进行调节的改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及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理论含义和货币篮子权重构成理论,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运用汇率改革后的最新的数据,提出一种较为简单的模型-权重推断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构成货币篮子的货币所占的权重进行估算,进而分析我国新汇率机制的运行情况,评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解释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原因。同时本文引入了一些综合因素,例如通货膨胀率、利率、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贸易余额等,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这些金融市场因素与人民币汇率决定之间的相关性,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从政策层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构造合理的人民币货币篮子,在稳定汇率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不仅对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的汇率调整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可以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我国汇率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提供有用的理论支持和经验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框架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主体与整体思路、研究的框架及特点,为后文的分析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并展示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一部分,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进行全面回顾,阐明我国采取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是本文讨论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权重问题的现实依据和前提条件。这部分首先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接着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概念和特点,最后分析我国选择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原因以及利率,并提出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未来的方向。 第二部分,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我国人民币一篮子货币制度方面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文献。首先回顾了国外对于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研究。接着回顾了对于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研究,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目前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权重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没有较完善的理论框架指导权重的选择,现有的文献还是存在着不足,如没有考虑到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而现有的研究成果还存在改进空间,包括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等方面,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理论含义及货币权重构成理论,推导出权重推断模型以及基于综合因素下的权重推断模型,并基于央行公布的人民币货币篮子币种组成,在引入通货膨胀率、利率、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贸易余额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推导估算的结果,确定最终的权重,分析这些金融市场因素与人民币汇率决定之间的相关性,而分析人民币新汇率机制的运行特征和解释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原因。 第四部分,根据之前的实证分析结果,评价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把握好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以及人民币的对外可兑换性;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积极发展外汇避险工具,调整外汇储备管理。 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以及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本文的重点主要在第三部分,即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币种构成分析与所占权重估算的实证分析过程。本文的研究特点也体现在这个部分:本文将权重推断模型分成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增加了本文实证分析的科学严谨性;本文加入了通货膨胀率、利率、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贸易余额等综合因素,考虑到了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本文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时间段里人民币货币篮子权重的变动,并得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本文得出的主要观点如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美贸易余额和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决定没有显著关系,而通胀率和利率与人民币汇率决定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通胀率和利率的上升都会引起人民币汇率的下降;人民币之所以对美元大幅升值是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大幅贬值所造成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强;张福双;;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J];北方经济;2009年05期

2 刘晓U

本文编号:2804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04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