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期货公司差异化保证金设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8:24
【摘要】: 保证金制度是期货交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涵盖因未来一段时间内期货价格波动造成的未履约合约的损失金额,从而为买卖双方履约提供信用保证,确保交易顺利进行,避免市场因价格波动幅度过大而发生违约事件。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为有效控制市场风险,期货交易所一直采用基于策略性的方法,即凭经验对各个合约按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进行收取,且按总仓收取而不考虑合约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作为交易所会员的期货经纪公司目前也只是简单的在交易所的最低交易保证金要求上加收一定比例做为对期货投资者的保证金设置标准。这种静态和一刀切式的保证金设置的模式很可能导致投资者保证金被过多占用,机会成本高昂,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不同交易策略的投资者持仓所面对的价格波动风险是截然不同的;不同信用等级的投资者给期货公司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也会有较大差异。本文运用信用评估、交易行为分析和VaR的方法对期货公司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对不同交易策略的客户应用不同的保证金测算模型,变静态为动态的对客户的持仓风险进行跟踪,并对保证金水平进行即时调整。通过对模型的应用,期货公司能更科学地管理客户保证金,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830.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詹志红,吴桂平;国内外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之比较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徐国祥,吴泽智;我国指数期货保证金水平设定方法及其实证研究——极值理论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3 蒋贤锋;史永东;李慕春;;期货市场保证金调整的市场风险控制作用及制度改革——来自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02期

4 罗俊鹏;史道济;房光友;;期货市场动态保证金水平设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杨胜刚;汪琛德;;期货保证金的设置原则及方式研究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年08期

6 鲍建平;国内外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7 鲍建平,王乃生,吴冲锋;上海期铜保证金水平设计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1期

8 刘轶芳,迟国泰,余方平;基于GARCH-EWMA原理的期货交易保证金随动调整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詹志红;保证金对企业期货投资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廖宗武;期货动态保证金结算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卢亮;衍生品市场保证金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3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13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