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8:29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开始不断完善,一批拥有高科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也不断涌现。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成绩离不开资本市场所提供的催化器以及这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资本市场上优质的上市公司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取得发展壮大的资金支持,而那些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当然不甘心被市场抛弃从而失去发展的机遇。为了获得投资者的“芳心”,打着“盈余管理”的旗号采用各种不合理甚至非法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和盈余数据成为司空见惯的操作方式,然而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给投资者和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 随着问题的不断暴露,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为了防范上市公司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适时接轨,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全面实施。新准则实施5年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准则的变更又滋生出新的盈余管理手段。 本文在阐述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的形式展示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可选择性及制度的空缺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为信息使用者识别盈余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最后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对策。
【学位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33;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本文框架
2 理论阐述与文献综述
    2.1 盈余管理概念
    2.2 盈余管理的利弊
        2.2.1 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2.2.2 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2.3 盈余管理的前提
        2.3.1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
        2.3.2 信息不对称性
        2.3.3 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2.4 盈余管理的内在动机
        2.4.1 融资动机
        2.4.2 契约动机
        2.4.3 政治成本动机
        2.4.4 避税动机
    2.5 盈余管理产生的外在原因
        2.5.1 资本市场不够健全
        2.5.2 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
        2.5.3 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失效
3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案例分析
    3.1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
        3.1.1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
        3.1.2 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
        3.1.3 企业合并的变化
        3.1.4 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
    3.2 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的空间及案例分析
        3.2.1 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3.2.2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3.2.3 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3.2.4 利用无形资产进行盈余管理
        3.2.5 地方政府支持
        3.2.6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4 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4.1 关注公司环境基本面
        4.1.1 宏观面分析
        4.1.2 微观面分析
    4.2 关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4.3 关注财务报表内容
        4.3.1 关注容易被操纵的敏感科目
        4.3.2 关注利润表,特别是非经常性损益部分
        4.3.3 关注现金流量表
        4.3.4 计算分析重要财务指标
    4.4 关注财务报表附注
        4.4.1 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4.4.2 关注或有事项
        4.4.3 关注关联交易
5 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5.1 针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5.1.1 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5.1.2 完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
    5.2 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
        5.2.1 改变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建立赔偿机制,提高审计过失成本
        5.2.2 探索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和付费制度,增强审计独立性
    5.3 针对证券市场监管者的建议
        5.3.1 修改完善相关制度
        5.3.2 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5.3.3 加大监管部门的惩处力度
    5.4 针对投资者的建议
    5.5 针对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建议
        5.5.1 修订和完善已有的会计准则
        5.5.2 保证会计准则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树民;杨召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关联方交易——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

2 鄢志娟;;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3 费伦苏;;试析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创新与不足[J];财会月刊;2006年19期

4 郭云;;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遏制[J];财会月刊;2006年27期

5 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J];当代财经;2001年02期

6 郭长慧;;从新会计准则看企业盈余管理[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吴水澎;徐莉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效果——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8 刘玉廷;王鹏;崔华清;;关于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8期

9 张会元;黄丽新;张爱梅;;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及识别方法[J];金融会计;2011年01期

10 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浩博;防范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2 于婷婷;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杜经纬;基于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张庆立;关联方交易转让定价问题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彭新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刘莲菲;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姜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孙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汪扬威;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其治理[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李玉凤;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8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68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