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运作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03:16
小额信贷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在解决世界贫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中国人民银行推动,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业务开展逐步制度化,但在具体运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小额信贷的定义入手,对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能更好地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分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小额信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炼出国内外小额信贷的研究概况,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与预期结果。 第二部分阐述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历程,并叙述了目前的发展现状。 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目标定位过于局限,信用评定欠缺规范;贷款投向、额度及贷款期限规定有待完善;贷款利率尚需调整;日常操作不规范;风险分担机制欠缺;贷款跟踪管理及偿还机制存在漏洞。 第五部分通过介绍国外几种典型的小额信贷模式,总结出对我国农信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启示。 第六部分针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具体措施包括:扩大目标群体,规范信用评级;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偿还机制的合理化;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降低其项目风险,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学位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83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
2.农村小额信贷运作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信社小额信贷运作管理理论
2.2 其他农村信贷理论
3.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发展历程
3.2 发展现状
4.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4.1 目标定位过于局限,信用评定欠缺规范
4.2 贷款投向、额度及贷款期限规定有待完善
4.3 贷款利率尚需调整
4.4 日常操作不规范,内控制度尚不健全
4.5 风险分担机制欠缺
4.6 贷款跟踪管理及偿还机制存在漏洞
5.国外小额信贷的运作与启示
5.1 国外发展小农信贷运作机制的典型介绍
5.1.1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
5.1.2 印度尼西亚个人贷款模式
5.1.3 马来西亚的扶贫信贷组织(AIM)
5.1.4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5.2 国外小农信贷运作机制的特点及其启示
6.加强我国信用社农村小额信贷运作管理的对策
6.1 扩大目标群体,规范信用评级
6.2 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
6.3 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内部控制
6.4 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
6.5 偿还机制的合理化
6.6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2581
【学位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83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
2.农村小额信贷运作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信社小额信贷运作管理理论
2.2 其他农村信贷理论
3.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发展历程
3.2 发展现状
4.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4.1 目标定位过于局限,信用评定欠缺规范
4.2 贷款投向、额度及贷款期限规定有待完善
4.3 贷款利率尚需调整
4.4 日常操作不规范,内控制度尚不健全
4.5 风险分担机制欠缺
4.6 贷款跟踪管理及偿还机制存在漏洞
5.国外小额信贷的运作与启示
5.1 国外发展小农信贷运作机制的典型介绍
5.1.1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
5.1.2 印度尼西亚个人贷款模式
5.1.3 马来西亚的扶贫信贷组织(AIM)
5.1.4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5.2 国外小农信贷运作机制的特点及其启示
6.加强我国信用社农村小额信贷运作管理的对策
6.1 扩大目标群体,规范信用评级
6.2 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
6.3 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内部控制
6.4 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
6.5 偿还机制的合理化
6.6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苏小方;中国小额信贷及其可持续性分析[J];江汉论坛;2002年05期
2 王卓;;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及其需求弹性[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6期
3 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4 孙若梅;;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颂文;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勇;小额信贷扶贫的创新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何志明;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3 姜艳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任鑫鹏;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2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7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