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21:49
宏观经济学把市场分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要素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供给和需求非常广泛,因而,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血脉。一旦供给失调,不仅会导致金融业的危机,而且还会破坏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金融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可分为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和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核心是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吸收存款的准备金制度。是银行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中央银行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将存款按一定的比例上缴中央银行,作为法定的存款准备金。如果某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就会遭到央行的惩罚,同时又有一部分商业银行存在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情况,这时同业拆借市场就应运而生了。同业拆借市场上资金的价格受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主要是由拆借双方商定的。由于该利率能够较好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所以也是国家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融资范围的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财务公司等都被陆续允许在同业拆借市场上进行资金交易,交易主体的扩大相应地这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同业拆借市场的信用风险问题就具有了非常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问题意识是:中国同业拆借市场当前如何防范风险。围绕这一问题意识,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归纳和述评,并提出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基本理论,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和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和发展历程的概要介绍。第三章主要是从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转轨时期特定的信用环境、同业拆借市场自身发育的不健全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四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及其原因。第四章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的思路与对策建议。即把有形的拆借市场和无形的拆借市场结合发展,建立完善的信用环境体系和完善拆借市场的相应法律法规等。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货币市场理论综述
1.2.2 委托代理理论综述
1.2.3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1.2.4 同业拆借市场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2.同业拆借市场理论概述和风险类别
2.1 同业拆借市场的相关概念
2.1.1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
2.1.2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征
2.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2.1 同业拆借市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形成和发展
2.2.2 同业拆借市场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
2.3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概述
2.3.1 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分类
2.3.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信用风险的涵义
2.3.3 信用风险的特征
3.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原因分析
3.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的现状
3.3 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的原因分析
3.3.1 经济周期的影响
3.3.2 经济转轨时期特定的信用环境
3.3.3 同业拆借市场发育不健全
3.3.4 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
4. 降低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的建议
4.1 同时发展有形拆借市场和无形拆借市场
4.2 建立良好和完善的信用环境
4.2.1 建立良好的信息制度规制
4.2.2 进一步推动货币经纪公司的货币经纪业务
4.2.3 建立一个专门性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
4.3 完善拆借市场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1281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货币市场理论综述
1.2.2 委托代理理论综述
1.2.3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
1.2.4 同业拆借市场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2.同业拆借市场理论概述和风险类别
2.1 同业拆借市场的相关概念
2.1.1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
2.1.2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征
2.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2.1 同业拆借市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形成和发展
2.2.2 同业拆借市场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
2.3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概述
2.3.1 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分类
2.3.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信用风险的涵义
2.3.3 信用风险的特征
3.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原因分析
3.1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的现状
3.3 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的原因分析
3.3.1 经济周期的影响
3.3.2 经济转轨时期特定的信用环境
3.3.3 同业拆借市场发育不健全
3.3.4 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
4. 降低同业拆借市场信用风险的建议
4.1 同时发展有形拆借市场和无形拆借市场
4.2 建立良好和完善的信用环境
4.2.1 建立良好的信息制度规制
4.2.2 进一步推动货币经纪公司的货币经纪业务
4.2.3 建立一个专门性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
4.3 完善拆借市场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文卿;;商业银行亲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波动:一个基于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2 孙连友,胡海鸥;宏观经济波动与信用风险:结构模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3 魏永成;陈勇;;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4 赵俊强;韩琳;;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5 赵何敏,赵旭东,胡小芳,白洋;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分析[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6 杨作鹏;;新形势下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分析与展望[J];甘肃农业;2006年10期
7 张德霖;合力架构中国信用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44期
8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9 王开国;关于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10 廖琍;;浅析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苑;2007年20期
本文编号:2881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8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