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基于公允价值计量视角

发布时间:2020-12-11 15:08
  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文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通过不同类型的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不同的盈余管理目的,具体表现为: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允价值计量被用于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影响其他综合收益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被用于负向盈余管理以达到囤积利润的目的;影响营业外收入与股权处置收益的公允价值计量用来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抑制了负向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变更企业通过后两种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程度更强的负、正向盈余管理。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6期 第39-45页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推理及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变量选择
        1.盈余管理的度量
        2.公允价值计量
    (三)模型设计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二)多元回归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1.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2.高管激励中运用剔除公允价值计量盈余影响的利润指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业绩考核制度会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吗[J]. 何威风,陈莉萍,刘巍.  南开管理评论. 2019(01)
[2]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应对策略[J]. 蔡利,唐嘉尉,蔡春.  会计研究. 2018(11)
[3]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动机: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李文耀,许新霞.  经济评论. 2015(06)
[4]大股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J]. 孙光国,刘爽,赵健宇.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5)
[5]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 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1)
[6]公允价值计量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综述[J]. 杨敏,李玉环,陆建桥,朱琳,陈瑜.  会计研究. 2012(01)
[7]《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J]. 步丹璐,叶建明.  中国会计评论. 2009(03)
[8]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 陆建桥.  会计研究. 1999(09)



本文编号:291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1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