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0:01

  本文关键词: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回顾20世纪,许多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的启发深刻。1929年美国股市的突然崩盘导致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资产泡沫使该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境地。甚至近在眼前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消除。可以发现,这些危机爆发前基本上都是资产价格过度膨胀,而危机爆发后的表现均为资产价格暴跌和经济衰退。我们不禁反思,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应如何?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是否有效?货币当局是否应将资产价格纳入其操作框架?本文就是探讨研究此类问题并试图对其做出回答。 我国当前阶段,包含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在内的资产价格波动剧烈,已经严重偏离了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内在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并且我国房地产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使得房价逐年大幅攀升,资产价格泡沫已开始显现。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和价格泡沫的持续累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已经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力度也逐渐加大,但调控效果甚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从而改善政策调控的绩效。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与内容、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是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相关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内容涵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理论和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等,然后对资产价格理论及资产价格波动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章是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分析,本章是本文的理论分析的核心,主要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四章是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本章在Taylor规则基础上构建了以资产价格波动率、短期利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在内的分析框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资产价格(本文指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纳入货币当局的货币操作框架中,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资产价格波动率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关系的计量模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运用VAR方法对我国的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包括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在当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操作方式的政策建议。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率与通货通胀率具有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股指的上扬对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波动率与通货膨胀率呈长期均衡的反向变动关系,房地产价格上涨没有刺激居民消费,反而遏止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第二、股票价格指数波动率与产出缺口呈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股票市场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我国股票市场波动较大,股票市场并未真正反映我国经济基本面。第三、当前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重点仍旧是协调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包含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内的资产市场的监督重视还不够。当资产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可能导致资产泡沫进而危及金融稳定时,央行有必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第四、资产价格中蕴含了未来有关经济增长或通货膨胀等的有用信息,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以参照资产市场状况,从而增强货币操作的预见性。事实上,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会影响其收入预期,而投资者的收入预期又会影响当期的资产价格,因此,资产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状况,资产价格中蕴含了未来有关经济增长或通货膨胀等的有用信息。
【关键词】: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波动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5;F822.0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途径作用11-12
  • 1.2.2 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指示作用12-13
  • 1.2.3 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13-15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16
  •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16-18
  • 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相关理论概述18-23
  • 2.1 关于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18-19
  • 2.1.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8
  • 2.1.2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18-19
  • 2.1.3 货币政策工具19
  • 2.2 关于资产价格的相关理论分析19
  • 2.3 资产价格波动的相关理论分析19-23
  • 2.3.1 资产价格波动的定义20
  • 2.3.2 资产价格波动的类型20
  • 2.3.3 资产价格波动的原因20-23
  • 3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分析23-32
  • 3.1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途径分析23-26
  • 3.1.1 货币政策的股票价格传导途径分析23-24
  • 3.1.2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途径分析24-26
  • 3.2 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体系的影响分析26-28
  • 3.2.1 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分析26
  • 3.2.2 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分析26
  • 3.2.3 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分析26-27
  • 3.2.4 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影响分析27-28
  • 3.3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分析28-30
  • 3.3.1 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28-29
  • 3.3.2 货币政策调整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29-30
  • 3.4 资产价格泡沫累积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分析30-31
  • 3.4.1 导致资源配置无效30
  • 3.4.2 误导企业投资30-31
  • 3.4.3 增加金融系统性风险31
  • 3.5 中央银行在资产价格波动情况下面临的困境31-32
  • 4 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32-50
  • 4.1 模型构建32-33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33-34
  • 4.2.1 变量选取33-34
  • 4.2.2 数据说明34
  • 4.3 基于 VAR 模型的实证研究34-48
  • 4.3.1 经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35
  • 4.3.2 经济变量的 Johansen 协整检验35-41
  • 4.3.3 经济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41-43
  • 4.3.4 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43-47
  • 4.3.5 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47-48
  • 4.4 实证研究小结48-50
  • 5 本文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50-53
  • 5.1 本文研究结论50-51
  • 5.2 本文相关政策建议51-53
  • 5.2.1 适时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51-52
  • 5.2.2 强化对银行体系的监管52-53
  • 附录53-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慧刚;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2 王晓芳;卢小兵;;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J];财经科学;2007年06期

3 陆蓉;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2年12期

4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5 封北麟;王贵民;;金融状况指数FCI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2期

6 刘宏涛;齐铭强;刘仁宾;;资产价格可否纳入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探讨——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2009年23期

7 苗文龙;;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资产价格——基于货币稳定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0年07期

8 陈红;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研究[J];上海金融;2002年06期

9 王玉宝;金融形势指数(FCI)的中国实证[J];上海金融;2005年08期

10 黄平;;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检验[J];上海金融;2006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3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