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微众银行微粒贷业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1 12:59
  在我国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低收入人群对资金有了更多的需求,普惠金融的呼声越来越高,它强调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业态,利用金融科技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方向。由此,通过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引起了高度关注。运用金融科技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规模、深化服务范围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对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包容性方面意义深远,微众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自2014年成立以来,微众银行始终秉持“科技·普惠·连接”的愿景,持续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的深度研发,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创新、客服、营销等领域。为将微众银行在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进行推广,本文以微众银行微粒贷业务为分析对象,深入分析其实践内涵,得出相应的完善建议。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与评价。其次对微众银行微粒贷的业务基础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信贷发展迅猛,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也已初步形成。而微众银行自身也有良好的资源禀... 

【文章来源】: 胡琳琳 河北大学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众银行微粒贷业务分析


中国互联网信贷交易规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开数据整理

银行,股东,情况,大股东


第二章微众银行微粒贷的业务基础112.2微观基础2.2.1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微众银行是由腾讯、百业源和立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目前高层管理团队基本为平安系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渠道资源。微众银行股东的资质、资源、资金质量较高,如图2-3所示,第一大股东腾讯是专业从事网络运营及应用研究的高科技公司,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第二大股东百业源投资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兴办实业、国内商业等,法定代表人朱保国目前控制两家上市公司。第三大股东立业集团公司专注金融和实业投资,涉及金融、能源等领域,法定代表人林立被称为深圳隐形富豪兼股市大佬,持有多家公司股权。图2-3微众银行主要股东持股情况资料来源:微众银行官网这些股东的资金、线上业务的风控能力、可供转化的客户资源、场景资源等都为微众银行助力。比如微众银行背靠第一大股东腾讯,便有了微信这样不可多得的社交流量场景入口,为微众银行推荐了丰富的借款人,微粒贷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腾讯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微粒贷进行业务创新与服务。除此之外,腾讯理财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用户对移动端金融理财产品的认知,并培养了用户使用习惯,给微粒贷今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民营银行,科技人员,情况,银行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2.2.2科技人才队伍壮大微众银行的最大特征在于科技投入大,科技队伍代表了核心竞争力,更大的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意味着更多的成长可能性。如图2-4所示,民营银行在科技人员占比上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多数传统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仅为10%。在我国已开业的18家民营银行之中,很少有直接在年报中披露具体科技人员投入情况,而是通过公开论坛、中高管对外演讲等方式对外披露。2018年微众银行研发费用高达9.83亿元,2017年为6.42亿元,分别占到当年营业收入的9.8%和9.5%,远高于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微众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已高达54%,科技人数达1080人,处于业界绝对领先地位。不仅如此,在营业收入高增长的同时,微众银行科技投入占支出30%以上,科技人员占员工50%以上。图2-4部分民营银行科技人员情况资料来源:根据各银行公开资料整理在科技团队划分上,微众银行按照业务分别设置,并配备相应的科技产品经理。除此之外,微众银行特别设计了科技人才引入与培养路径:一是聚焦战略性人才储备,2018年共引进人才684人;二是成立微众银行—深圳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推动金融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推动员工职级发展体系落地,2018年共计晋升643人次;四是持续优化三大培养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赋能需求;五是持续优化人才激励与保留机制,升级员工福利保障体系。可见,微众银行对科技人员极高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挤出效应还是鲶鱼效应:金融科技对传统普惠金融影响研究[J]. 孟娜娜,粟勤.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2]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及风险监管[J]. 周海霞.  中国商论. 2019(23)
[3]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框架国内外比较研究[J]. 林胜,边鹏,闫晗.  征信. 2020(01)
[4]中国的数字金融革命:发展、影响与监管启示[J]. 黄益平,陶坤玉.  国际经济评论. 2019(06)
[5]微众银行发布区块链汽车数据库[J]. 本刊编辑部.  金融科技时代. 2019(11)
[6]普惠金融产品推广复制及优势策略研究[J]. 陆晓鸿,张绍波.  中外企业家. 2019(31)
[7]互联网银行年报分析:盈利高增长 模式待观察[J]. 李莹,唐建伟.  中国银行业. 2019(10)
[8]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和对策探究[J]. 宋浩.  纳税. 2019(27)
[9]全球金融科技监管创新模式及其借鉴作用[J]. 田晓宏.  中国金融家. 2019(09)
[10]互联网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以微众银行为例[J]. 郭立业.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07)



本文编号:2991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991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