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1 21:4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投资理财意识在我国居民心中迅速蔓延,而银行理财产品则凭借其良好的信誉、较高的安全性和收益率成为居民投资的理想投资选择。虽然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收益率是投资时举足轻重的决定因素,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投资者对个人理财产品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尤其是对其收益率及收益率影响因素的认知程度依然停留在简单了解的范围,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无法结合现实因素周详考虑,而且现在我国各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使投资者不免眼花缭乱,只能盲目从众选择。对于银行来说,也需要深度剖析影响其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因素,以设计出更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而上市银行以其规范的资产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成为诸多商业银行发展的目标,因此,对上市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查阅了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交代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之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结构框架;第二部分,是本文重要的理论支撑部分,阐述了上市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念和投资组合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资...
【文章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上市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布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价研究[J]. 杨晨,田益祥.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1(12)
[2]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分析[J]. 马秋君,李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06)
[3]多资产的股票挂钩保本型理财产品定价研究[J]. 陈金龙,任敏. 管理科学学报. 2011(11)
[4]个人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需求差异调查[J]. 施纤纤,高峻,文洁,胡俊.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5)
[5]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实证研究[J]. 王未卿,刘潋.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1)
[6]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及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J]. 林鹭艳,孟昆霖. 财经界(学术版). 2010(11)
[7]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风险及控制研究[J]. 刘楠楠. 现代商业. 2010(29)
[8]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J]. 崔蕾. 时代金融. 2010(07)
[9]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 魏涛. 改革与开放. 2010(02)
[10]略论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及定价[J]. 廖琦. 商业时代. 2009(26)
硕士论文
[1]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王彦楠.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莉.浙江大学 2010
[3]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 曹李妮.西北大学 2009
[4]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D]. 杨轶雯.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58071
【文章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上市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布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价研究[J]. 杨晨,田益祥.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1(12)
[2]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分析[J]. 马秋君,李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06)
[3]多资产的股票挂钩保本型理财产品定价研究[J]. 陈金龙,任敏. 管理科学学报. 2011(11)
[4]个人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需求差异调查[J]. 施纤纤,高峻,文洁,胡俊.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5)
[5]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实证研究[J]. 王未卿,刘潋. 中国证券期货. 2011(01)
[6]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及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J]. 林鹭艳,孟昆霖. 财经界(学术版). 2010(11)
[7]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风险及控制研究[J]. 刘楠楠. 现代商业. 2010(29)
[8]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J]. 崔蕾. 时代金融. 2010(07)
[9]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 魏涛. 改革与开放. 2010(02)
[10]略论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及定价[J]. 廖琦. 商业时代. 2009(26)
硕士论文
[1]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王彦楠.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莉.浙江大学 2010
[3]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 曹李妮.西北大学 2009
[4]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D]. 杨轶雯.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58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05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