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区域二元金融及互补研究 ——基于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资源配置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02 18:56
  广东省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二元金融特征。如何通过互补互动来缩小差别,实现以强带弱、以先促后、协调发展,是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崭新课题,目前国内尚未有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也未有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通过对国外合作金融机构的考察,国外合作金融机构自愿结成各种联盟的做法,值得借鉴。特别是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较好的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结成高度统一的战略联盟来抵御单个合作金融机构因规模小而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要求单个合作金融机构必须加入合作金融体系,接受行业管理和服务。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弱,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部分特困联社还面临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缺乏外力的情况下,要解决落后农信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只能紧紧依靠合作金融体系内部互补互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以强带弱、以先促后、协调发展。而要做到互补和互动,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求各个合作金融机构要结成高度统一的战略联盟,以此来解决单个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支付风险、规模不经济、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广东区域二元金融表现突出
        1.1.2 广东省农村区域二元金融差异明显
        1.1.3 应该通过互补互动来缩小区域二元金融的差别
    1.2 概念的界定
        1.2.1 区域二元金融及互补互动概念的界定
        1.2.2 区域二元金融差异的度量
        1.2.3 区域金融的研究视角
    1.3 选题的意义
        1.3.1 寻求促进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1.3.2 寻求解决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问题创新性的制度安排
        1.3.3 寻求解决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问题的政策支持
    1.4 研究的内容、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5.1 主要创新
        1.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二元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2.1.1 二元经济、二元金融与金融地理学
        2.1.2 区域金融的空间差异
        2.1.3 区域二元金融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
        2.1.4 缩小区域金融差异的制度安排
    2.2 有关合作金融的文献综述
        2.2.1 有关合作金融的改革的不同意见
        2.2.2 县域经济、县域金融与农村信用社
        2.2.3 战略联盟与合作金融组织体系的合作
3. 广东区域二元金融的存在
    3.1 广东省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域二元金融结构
        3.1.1 珠三角地区金融总量明显高于非珠三角地区
        3.1.2 珠三角地区金融密度明显高于非珠三角地区
        3.1.3 珠三角地区金融效益、资产质量和经营环境明显优于非珠三角地区
    3.2 广东省产生区域二元金融结构原因分析
        3.2.1 经济的二元结构对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
        3.2.2 现行金融制度的安排对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
4. 广东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特点与原因
    4.1 广东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4.1.1 基本情况
        4.1.2 "二八"现象突出
        4.1.3 特困联社缺乏可持续发展
    4.2 影响广东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4.2.1 历史包袱沉重,部分农信社面临市场退出的风险
        4.2.2 立足县域的合作金融机构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4.2.3 合作金融机构的范围不经济影响其盈利空间
        4.2.4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难以彻底转换
        4.2.5 农信社政策优惠较少,且缺乏持续性
    4.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规模经济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4.3.1 DEA分析方法
        4.3.2 采用DEA对合作金融机构进行分析
        4.3.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3.4 主要结论
5. 消除广东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方案评析
    5.1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改革成效及主要问题
        5.1.1 主要成效
        5.1.2 存在问题
    5.2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三个整体改革方案
        5.2.1 "各自为政"
        5.2.2 金融控股
        5.2.3 "一行两制"
    5.3 对三个方案以及解决区域二元金融方法的评析
        5.3.1 三个方案的整体分析
        5.3.2 对解决区域二元金融的方法分析
    5.4 对广东省最终确定的改革方案的评析
        5.4.1 改革方案要点
        5.4.2 改革方案的评析
6. 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国外范例
    6.1 国外合作互补互动的一般性分析
        6.1.1 合作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6.1.2 信用合作组织的特点
        6.1.3 国外信用合作组织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6.2 主要国家合作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特点
        6.2.1 德国模式
        6.2.2 法国模式
        6.2.3 美国模式
        6.2.4 日本模式
        6.2.5 荷兰模式
    6.3 国外合作金融互补互动的主要做法:机构联盟
        6.3.1 通过合作金融机构组成联盟来解决互补互动问题
        6.3.2 合作金融机构联盟的类型
        6.3.3 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及其主要特点
        6.3.4 对合作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
7. 我国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现实选择
    7.1 选择的理论基础
        7.1.1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可以借鉴合作金融机构战略联盟的做法和经验
        7.1.2 战略联盟及其作用
        7.1.3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信社的支付风险
        7.1.4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有效的帮助合作金融机构实现规模经济
        7.1.5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信社的治理结构
        7.1.6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为农村二元金融互补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
    7.2 选择的有效方式
        7.2.1 二元金融的互补互动必须依赖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7.2.2 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合作关系是解决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有效形式
    7.3 选择的实现途径
        7.3.1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增强合作金融的服务能力
        7.3.2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农村合作金融互补互动
        7.3.3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需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制度安
8. 广东省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优选方案
    8.1 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整体改革的出发点和总体思路
        8.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与改革取向
        8.1.2 改革的出发点
        8.1.3 总体思路和设想
        8.1.4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从行政管理到资本管理
    8.2 广东省农村二元金融互补互动优选方案
        8.2.1 基于结成战略联盟的基础层次的互补互动
        8.2.2 基于省联社的业务收入扶持模式的互补互动
        8.2.3 基于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定向合作的互补互动模式
        8.2.4 基于省联社改造为省级农村联合银行的参股特困联社的互补互动模式
        8.2.5 基于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
    8.3 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8.3.1 政策障碍以及解决办法
        8.3.2 地方政府的利益及兼顾办法
        8.3.3 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及解决途径
        8.3.4 通过立法来解决战略联盟的形成
9. 金融供给创造农村金融需求
    9.1 通过金融供给创造金融需求
        9.1.1 县域金融供给与需求分析
        9.1.2 通过金融供给创造金融需求
    9.2 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能力的几个设想
        9.2.1 由农村信用社发起成立农业保险公司的设想
        9.2.2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规模优势与模式创新
    9.3 通过政策导向型金融解决农村二元金融
        9.3.1 市场导向型金融导致区域二元金融差距拉大
        9.3.2 通过政策导向型金融解决区域二元金融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湾“老街”信用社:金融支持县域民营经济大有作为[J]. 刘宏立.  新疆金融. 2007(S1)
[2]透析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及农信社改革对县域金融的影响——以泰和、永丰、遂川为例[J]. 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洪.  金融与经济. 2007(06)
[3]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县域金融的影响[J]. 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皮卫东.  广西金融研究. 2007(04)
[4]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J]. 周婧.  商场现代化. 2007(08)
[5]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优势与前景探讨[J]. 王伟藩.  国际经济合作. 2006(12)
[6]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探讨[J]. 蓝小林,周玉琴.  特区经济. 2006(06)
[7]“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J]. 张凤超,刘湛.  经济纵横. 2006(07)
[8]粤港澳新一轮经济融合下的金融合作思考[J].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马经,朱军林,柯红霞.  南方金融. 2006(03)
[9]县域金融生态现状分析——来自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六省的调查报告[J]. 谢庆健.  中国金融. 2006(04)
[10]农信社制度变异及其动因[J]. 何广文.  银行家. 2006(02)



本文编号:3059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059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